英國 脫 歐 對 台灣 的 影響

589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公投決定脫離歐盟,歷經一波三折,英國終於在2020年1月31日退出歐盟。嗣後雙方在疫情艱困中經過多次跌宕起伏諮商,在2020年12月24日達成《歐英貿易合作協定》(TCA),自此英國正式脫離歐盟,英歐經貿關係在TCA架構下走入新頁。本文作者就英國脫歐後的新貿易體制,包括關稅、海關手續、報關應備文件、合約、爭端解決、產品標準規定、商標保護、個人資料和隱私保護、電子商務與貿易救濟措施等做簡略說明,並分析其對我業者可能的影響。

文:魏可銘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公投決定脫離歐盟,2018年3月19日歐盟與英國就英國2019年3月脫離歐盟後為期兩年的過渡期條款達成廣泛協議。2018年6月20日英國議會兩院正式批准脫歐法案。2018年11月25日歐盟正式通過與英國達成《退出協議》和《英歐未來關係宣言》兩份政治文件(統稱「脫歐」協議),惟並未獲得英國國會通過。2019年10月17日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 與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宣布歐盟與英國達成新的《脫歐協議》及《新的政治宣言》(Revised Political Declaration)(註1)。2020年1月10日英國國會正式通過約翰遜版脫歐協議,從而終結此前國會在脫歐問題上的僵局。隨後2020年1月29日歐洲議會亦正式通過英國《脫歐協議》(The EU-UK Withdrawal Agreement)(註2)。歷經一波三折,英國遂於2020年1月31日退出歐盟。 

英脫歐後的新貿易體制 

嗣後雙方在疫情艱困中經過多次跌宕起伏諮商,終於在2020年12月24日達成《歐英貿易合作協定》(EU-UK Trade and Cooperation Agreement)(簡稱TCA)(註3)。在該協定下,雙邊貨品貿易互相免除關稅與配額,英國國會及歐洲議會隨後均批准《歐英貿易合作協定》,自此英國正式脫離歐盟,不復成為歐盟單一市場、關稅同盟、原子能共同體、歐洲經濟區(European Economic Area, EEA)(註4)成員,英歐經貿關係在《歐英貿易合作協定》架構下走入新頁。 

英國脫歐後建立全新的貿易體制與實行獨立的貿易政策,包括關稅制度、邊境管制、檢驗檢疫、進口救濟、監理監管等。在對外關係上亦擁有完全的自主權,可以與歐盟以外的國家締結自由貿易協定。這不止影響英國與歐盟間的經貿關係, 也牽動英國與歐盟以外國家間的經濟貿易往來。 

由於英語的便利性,我國企業過去偏好在英國設立據點作為進軍歐盟的橋頭堡,英國脫歐後由於上項貿易體制的變更,對我商日後在英國及歐盟的布局必定產生重大的影響。至於受到何項影響與其所應採取的對應策略,則要視各自企業型態及其全球布局的狀況而定。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0年5月號) 

英國 脫 歐 對 台灣 的 影響

【文 / 簡絜】

今年六月英國脫歐的新聞不只在國際投下一個震撼彈,連英國民眾都被脫歐派意外勝出而嚇了一大跳,毫無意外立刻造成全球金融大震盪,道瓊工業指數重跌610點,當天全球股市市值蒸發2兆美元,台股也在6月24日盤中一度重挫300點。由於英國脫歐後前景不明,有不少企業暫停在英國的投資與招聘,甚至不排除將總部遷往其他歐洲國家,不過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還有待慢慢觀察,畢竟歐洲的經濟也已停滯了十年,種種因素交錯影響,無法歸類為單一原因,就連脫歐時間目前都隱晦不明。

英國脫歐時間表

雖然脫歐派意外勝出,但英國要真正脫歐,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新上任的英國首相梅依(TheresaMay)就曾公開表示,今年年底前不會啟動正式「脫歐」程序。

另外法國將在明年4、5 月舉行總統選舉,德國也會在明年9 月舉行聯邦議院選舉,倫敦新任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也提及:或許等到法國和德國的大選結束後,才會開始啟動脫歐,那時新的法國總統和德國總理比較會把英國人的需求放在心上。

目前不確定因素實在太多,英國就算要脫歐,預計至少需要兩年以上時間,畢竟情勢複雜,有人預測2019 年英國才會正式完成脫歐程序,目前評估脫歐影響還為時過早,但我們可以先看看英國目前的情況。

對英國影響

因為脫歐的影響,英國企業已轉為保守,而英國房價跌幅也是2015 年底以來最大,失業率也可能會開始慢慢爬升,經濟學家認為英國將面臨一波經濟衰退,之後才會緩慢成長。

自從6 月份英國脫歐公投以來,英國人的信心指數重挫,而且擔憂情緒嚴重,民眾最擔心的是自身家庭財務狀況以及房產價值,許多家庭認為,受英國脫歐公投結果的影響,處境只會越來越糟。英國7 月份的銷售指數創下四年來最大降幅,未來家庭中的消費支出會緊縮,到時對零售業會產生更明顯的連鎖效應。不過雖然脫歐給英國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但在觀光方面卻意外成長,因為英鎊貶值,所以觀光業反而興盛起來,七月至今外國遊客成長了18%,旅館、航空公司的生意成長不少。

對台灣影響

雖然英國脫歐可能成為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場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不過說起來對台灣實質影響不大,因為我們與英國貿易規模小,對其依賴程度不高,匯市英鎊的交易量跟存款餘額都偏低,所以對台灣的衝擊有限。6 月24 日股市反應會如此劇烈,主要是結果太過意外,衝擊了投資人的信心與一些預期心理的交互影響,到了七月份,台股便突破了9000 點,就連英國股市也僅是短暫下跌,之後就大幅上漲,美股也再創歷史新高。這結果倒也不意外,以往只要遇上重大金融風暴,通常在宣洩反映個幾天後就會趨於平穩。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認為,脫歐會對台灣出口及股匯市造成負面影響,讓台灣下半年景氣回溫更加困難,而且也會影響台灣出口及對外貿易,歐洲是台灣主要出口市場之一,約占9%,英國脫歐後,可能會導致歐盟貿易政策更加保守,不利我們將貨品出口到歐盟,對於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來說,自然是不利。不過雖然不利,但也不需太過悲觀,畢竟9% 也不是太大的比例,影響是一定會有的,但衝擊有限,平常心待之就可以。

理財方式

七月初時,央行因應全球經濟不景氣以及台灣經濟持續低迷的原因,宣布降息,這也是第4 度降息,用以及提振經濟,只是存款利率不斷調降,利息根本追不上物價漲幅,利息完全被通貨膨脹吃掉,存在銀行的錢也只會變得越來越薄。因此定時定額投資就變得很重要,透過定時定額買基金的方式,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不過當然要選對投資趨勢,進場出場時機也要掌握。

傳統要避險的方式可買黃金,若要買外幣,英鎊與歐元還是暫時持觀望態度較好,美元當然還是首選,日元也可購進,但皆不需追高,畢竟震盪的風險還是很高。股票的話,一些績優、穩健知名企業,如果逢低的話,能力許可還是可承接看看,當然還是要控制好風險,理財一向都需要理智分析,而不是一時的激情。

英國正式脫歐還需耗時兩年以上,目前還難以評估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及衝擊,雖然意見紛呈,有悲觀者也有樂觀者,不過對台灣的影響有限,先靜觀其變即可。

The United Kingdom has voted to depart from European Union on 23, June 2016, ignit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is study uses event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Brexit on Taiwan Stock Market. In addi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listed industries, including food, electronics, construction, plastics, electrical machinery, steel, and financial industries on Taiwan stock market. This study selects three event day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n Taiwan seven industri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rd event day present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while other event days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Finally, the third event day presents largest affection, especially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electronics, and the steel sector.

自由開講》從英國脫歐看台灣公投 電動車大聯盟起步跌一跤?

蘇智叡

英國在2016年舉辦脫離歐盟的公投,公投結果與事前多數預期有所落差,英國人成功用民意脫離了歐盟,但在公投之日過後,英國與歐洲各國股市指數大跌回應,連亞洲市場也受到影響,日經指數單日收盤更是創下2011年大海嘯以來的次高跌幅,雖然股市短期大跌之後有所反彈,但對英國的長期影響,則從2016年一直延續到2020年英國與歐洲諸國談判脫歐協議底定後,英國長期經濟成長一般估計至少減了4%GDP以上。諷刺的是,英國脫歐公投之後,英國的搜尋網站搜尋關鍵字Brexit(脫歐)才成為熱門關鍵字第一名,可見公投之時英國選民未曾想過有如此嚴重後果,非理性下鑄成大錯。

英國 脫 歐 對 台灣 的 影響
諷刺的是,英國脫歐公投之後,英國的搜尋網站搜尋關鍵字Brexit(脫歐)才成為熱門關鍵字第一名,可見公投之時英國選民未曾想過有如此嚴重後果,非理性下鑄成大錯。(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其中,在英國股市與英國企業受害最重的,除金融業之外就屬英國汽車製造業了。歐洲汽車業長期的合作生產,英國汽車產業在2015年年產160萬輛,其中約半數出口至歐盟各區,而在面臨脫歐後重要零組件以及出口歐洲國家的關稅不確定性問題,導致其生產重挫,最高時停產將近八成,至今仍未能恢復。英國脫歐公投是全面性的經貿條件重啟談判,台灣的公投看似主要在能源議題與反美國豬肉問題,好像關聯不大,但從我國民間陸續成立發展電動車的聯盟來看,汽車零組件能否打開歐美日汽車市場大門,特別是重點的關稅問題,以英國公投為鑑,其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不得不嚴肅看待。

美國前任總統川普與中國開啟貿易大戰,帶來台灣供應鏈回春,台商回流一地難求,台資外資紛紛擴大投資台灣,其成因有很多,但關稅問題應屬大宗,原因在於,美國提高中國製品的關稅,其在結構上破壞了中國一向以國家資本補貼中國廠商,用超低價格與國際企業不公平競爭的態勢,造成中國無論補貼力道再大,到了美國海關還是被一筆勾銷,這是川普總統踩到中國崛起秘密的痛腳,連帶讓台日韓等企業在多年佈局非中國生產基地後,終於等到商機開始水漲船高,台日韓三國企業利潤成長與股價反應,也一舉擺脫過去獨霸新興市場的中國股市,各自展翅高飛。

半導體與IC有關產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更顯得其供應面能穩定生產的重要性,對美國、歐洲與日本、韓國車廠而言,這場晶片搶貨大戰,不只讓全球汽車品牌大廠受到震撼教育,連帶倚重汽車產業帶動經濟的歐美日韓政府也開了眼界,原來這小小一片片的晶片,可以讓汽車生產線一條條停產,影響數十萬工人的生計。也拜此之賜,歐美日政府對台灣更加重視,或明或暗都直接跟台灣經濟部求援,管不了中共心裡作何感想,國際經貿政治競合之現實赤裸裸展現。

台灣汽車晶片搶貨大戰,在歐盟下達燃油車2035年禁售令後,美歐日韓等國際汽車品牌大廠,在未來電動車勢必取代燃油車的軌跡下,電動車的生產製造供應鏈變成台灣潛在的大藍海市場,台灣的企業都看到商機,例如鴻海集團與國內外超過千家廠商合組MIH(電動車開放平台)電動車聯盟,最近半導體大老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也組了一個TADA(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聯盟,可以看得出台灣上市櫃公司的企圖心。然而,電動車講求系統整合,且是從軟體系統連結汽車硬體、車聯網、自動駕駛及感測器元件等,其軟硬體配合程度較傳統汽車高,這對台灣廠商要切入這個市場形成相當的難度。

長遠來說,以台灣廠商的研發能力,要製作合規的電動車零組件不是問題,例如特斯拉就有許多零件是台灣供應,但電動車要取代燃油車,就整體產業面而言,大規模量產化才是問題所在,也才是台灣在地製造能否升級所在。台灣電子業能不能切入電動車產業代工還有待觀察,不過就半導體而言是已有一席之地,但是汽車用零件部件不比個別電子零件,車用零件部件還是需要回到關稅的問題上,這就只能靠台美貿易談判,發展更緊密供應鏈與智財權關係才能解決。

特斯拉(Tesla)在2020年於美國提告川普政府,指出其自中國進口回美國製造電動車的零件被課以高關稅,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即使如特斯拉這樣的純電動車領先廠商,在面對各國汽車業的關稅壁壘時,也是無能為力。其實同一年福特汽車、賓士(Mercedes)與Volvo也都控告川普政府有關對中國製汽車零件進口的問題。可想而知,雖然台灣的出口產業受到美國對中國課高關稅而獲利滿滿,股價翻倍,但下一代台灣電子業的主力,電動車供應鏈,沒有台灣與美國的貿易協議幫助,終究不可能大規模在台灣本地製造或組裝代工出口,因為汽車零件部件多是高價值商品,在美國受到關稅影響甚鉅。因此,如果台美貿易協商因為這次公投而觸礁,台灣電子業或現行小而美的電動車供應商,在未來被日韓的供應鏈競爭者排除在外已隱約可見。英國脫歐公投造成英國百年汽車業的困境,台灣電子業從1970年代至此也半個百年了,能否更上一層樓,電動車大聯盟會不會第一步就摔一個大跤,此次公投的效力不可小覷。

(政策研究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