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原文】

3.24 仪封人请见①,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②。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③?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④。”

【注释】

①仪:地名。封人:镇守边疆的小官。请见:请求会见孔子。

②从者:随从之人。见之:让他被接见。

③二三子:你们这些人。患:忧愁,担心。丧(sàng)、失掉官位。

④木铎:以木为舌的铜铃,古代用以宣布政教法令。

【翻译】

仪地的一个小官请求会见孔子,说:“凡是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没有不求见的。”孔子的学生们领他去见孔子。出来以后,他说:“你们几位为什么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因此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教化天下。”

【解读】

薪尽火传,大道不绝

本章描述的事情发生在孔子被免官周游列国之时,当时孔子之名早已传遍列国,而且慕名前来请教的人也很多。仪封人在见到孔子之后,大为叹服,将其比为天人,坚信孔子就是代替上天向世人传经授道的,礼乐传统将来必能由孔门而复兴。

站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回看孔子,我们可以这样说,孔子是不幸的,因为他终生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渴望恢复礼制,期望致天下于太平,并且穷一生精力,为这个目标而奋斗,但是,他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个白发苍苍、四处奔波,最终却失望而归的落寞背影。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君对他无不尊敬有加,但无一人采纳他的建议和主张。

但孔子又是幸运的,这种幸运既有孔子的个人因素,也有时代的因素。从孔子个人来说,他的人生努力,不仅仅在匡正天下的事功上,还在孜孜以求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上。也许学术研究和设坛授徒并不是孔子真正的志向,但却获得意想不到巨大成功,使之成为后代敬仰的万世师表。这种命运的反差,可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从时代因素上讲,动荡时代给了他学术研究和传播的自由,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才得以广收门徒,把自己毕生所学和自己创造的思想体系广泛传播。在政治上失意以后,孔子整理六经,删订诗书,把上古时代文化传统加以整理,并加以创新,创立体大思精的儒家学说,并最大限度地传播开来。他就像一位农夫,把儒家思想的种子撒遍

中华

大地,待到时机成熟,自然会万木竞秀,蔚为大观。果然,在经历了战国的兵燹,遭受秦朝的书厄之后,到了汉代,孔子的理论终于在众多学说之中脱颖而出,被立为国家的正统思想,而且被尊奉两千年。从这个角度讲,孔子是幸运的,而且获得了无上荣耀。仪封人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可谓目光如炬的识人之语,此人真是孔子的知音啊。

这个荣耀是历史对孔子致力学术研究和传播的褒奖,是对传承和弘扬人间大道者的充分肯定。孔子以衰迈之躯,壮心不已,把中国上古的文化融冶锤炼,传之弟子,使中华文明薪尽火传,使天之大道永存世间,乃是人间少有的壮丽事业。当今社会,那些热爱和真正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眼下也许是贫穷的,也许是寂寞的,但是,如果在文化传承和文明创新上有所成就,后人就会像对待孔子那样,给予他至高无上的历史荣誉。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

关键词:论语,八佾第三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这一章讲到有人求见孔子,说出一番话,这番话可谓是对夫子千古评价。这个『仪封人』,仪是卫国的一个地方,封人是掌管封疆、守封疆的这么一个员。大概在这里这位封人是一位隐士,他处于下位,但是应该是一位高人、贤者。这里这位高人没有把姓名透露出来,估计可能他自己不愿意透露,所以没有记载他的名字。『请见』这个见,这里是动词,是见之,就是要求见孔子。他求见孔子,可能是担心孔子的弟子不肯引见,所以就说出这一番话。说什么?『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说有道德的君子来到我仪地,到我这个地方来,我从来没有说见不着的。结果这些弟子们就为他引见了,『从者』就是指跟从孔子这些弟子们,为他引见孔子。

他见过孔子之后,出来跟这些弟子们说。那我们想到,可能是这个人单独跟孔子见面,因此这些弟子听不到这位高人跟孔子说了些什么话。如果有弟子听到了,那我们想,一定也会把他跟孔子说的话记下来,记在《论语》当中。这位高人出来以后,跟弟子们讲,跟孔子的门人说,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这「二三子」是对孔子弟子的称呼。他对这些弟子们讲,「何患于丧乎」,就是诸位,你们何必担心?这个丧有两种读法,这里我是读丧(去声)字,丧失的意思,就是丧失。一种是当丧亡的丧字来讲,是读平声。孔安国批注当中说,「何患于夫子盛德之将丧亡耶?」这是讲丧亡,是讲夫子盛德将要丧亡,这个是不必去担心。

那孔子在鲁国辞了官位,周游列国,到了卫国的仪地这里,当时他自己没有官职,是一位平民,没有人任用他。而他志向是宣传圣人之道,当时真是有一点落魄潦倒的样子,好像是天之将丧斯文。封人在这里认为说,圣人之道是不会丧亡的。那为什么圣人之道不会丧亡?因为圣人之道就是自性性德流露,自性人皆有之,人人本来具足。圣人只是将自性开显出来,而凡人自性被蒙蔽住。虽然被蒙蔽了,可是一点不欠缺,遇到有圣人教学的因缘,凡人的自性也能够开显,所以圣人之道怎么可能说是丧亡?

《朱子集注》当中解释这段话,里面提到,「言乱极当治,天必将使夫子得位设教,不久失位也。封人一见夫子而遽以是称之,其所得于观感之间者深矣」。这是解释仪封人为什么说这一番话,告诉孔子弟子说,何必忧患夫子圣人之道将要丧亡?或者是,何必忧患夫子丧失了他的官职?而『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个木铎是一种铃铛,金口木舌,是个大铃子,外面是金属做的,它的铃舌是用木头制的,摇起来就很响亮,这叫木铎。这位封人的意思,说天下不能永远无道,那现在天下已经无道很久,上天将会把夫子做为木铎,这个铃铛摇起来,使孔子能够将先王的圣道传于天下。

朱子的意思是讲的「乱极当治」,所以上天就会安排一位圣人出来「得位设教」。得位不一定是当官,也就是他能够发挥他的才华。孔子一生当官的时间不多,教学的时间多,他的才华发挥在删诗书、定礼乐,教化三千门徒、七十二贤人,为中国二千年来教育设定了一个标准,所以孔子被后人称为「至圣先师」。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帝王君主赏识他,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才真正被推崇出来,这时候他已经早已不在世,但是他那时候真正是得位了,不久失其位。难得这位封人,这位隐士高人,一见到夫子,就能够说出这番话,可见得他那种观察的敏锐度和见识的深广。

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当中下了一句话,说到,「终身定评,千古知己。夫子真万古木铎也」。孔子遇到了知己。古人讲得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太难遇。特别是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一生能够得到一个知己,这是非常难得。而这位知己对他的这句评价,真的是「终生定评,千古知己」,把夫子这一生所从事的事业做了一个评价。夫子一生做什么?就是教育,将先王之道传下来。夫子可谓是集大成者,把古圣先王的这些道德仁义的教诲系统的讲述,另外写出来。夫子也著述,但是更多的是教学,他的这些教诲由弟子们记载下来,成为了儒家的经典。像四书五经,这都是孔子精神的记载,也是先王之道记载下来,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根本,也可以说是全世界人文的根本。所以这位封人所说的天以夫子为木铎,可谓是至理名言,夫子真正是万古木铎。

夫子之道是真理,万古不变。为什么?因为他所说的是自性的性德。自性没有生灭,没有动摇,不会改变,所以性德就是超越时空,万古不变的。真正得了夫子之道,你能够开显自己的自性,你也能够如夫子那样,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夫子之道传到现在两千余年,我们这一代人有使命将夫子之道继续传下去,让它不仅能帮助现世,帮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还要帮助今后世世代代的人民。所以我们自己要认真的学习,要有使命感。

夫子能够成为万古木铎,我们呢?我们自己敢不敢去承担?在理上讲,孟子说得好,「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圣人,人人都可以做圣人,人人都能够像夫子那样成为万古木铎,就看我们肯不肯去真干。夫子之道,不是只是用语言去传承,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做出来,将五伦、八德、五常、四维,这些道德仁义做出来,然后我们去说,真正能产生深度感化的力量。在现在这个社会当中,大部分人还迷于名利,还陷在自私自利的泥潭当中,道德仁义被荒废。所以我们在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当中,如果能够真干,我们的贡献虽然未必能够超过孔子,但也能接近了。所谓时势造英雄,「天下无道也久矣」,这个道确实已经被迷失很久了,需要有人去把它开显出来。这桩事情,求人不如求己,自己要有这样的一种使命感。夫子讲,「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能够真干,为了继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努力去学习和落实圣贤的教育,那成圣成贤也并不遥远。

【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什么是“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作者  我从书中来|发布:2021-06-17 17:15:19    更新:2020-04-11 12:39:15

阅读 133赞 0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一次在路上,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像一只丧家犬,在那儿发呆在。这便是那个有着令人钦佩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孔子在周游列国时的一个遭遇,今天我们就讲讲孔子周游列国的来龙去脉。

当年季桓子的家臣阳虎在鲁国叛乱,孔子态度鲜明地反对阳虎,鲁国的执政大夫季桓子认为孔子和自己政治观点一致,便请鲁君任命孔子为中都宰。孔子治理中都一年,成绩突出,又不断擢升为司空、大司寇。孔子大权在握,便进一步发动了维护鲁君利益、削弱大夫势力的“隳三都”运动。

当上大司寇后,孔子又在夹谷之会上为“相”时,取得成功,更信心勃勃,才敢于触动三家大夫,布下这隳三都的行动。这个行动触碰了三桓的贵族利益,以此半途而废。后又加上齐国送女乐给鲁定公和三桓,使用离间计,孔子更是不被信任。

在他决定要离开鲁国的时候,弟子们说鲁国就要祭天了,按照旧制国君祭天时的膰肉,要在祭后分给大臣。弟子们请他再等几天,说如果送来膰肉,说明国君还器重他。孔子为此等了三天,也未见人送祭肉来。从那一刻起,孔子彻底对自己的祖国鲁国不抱任何希望了。这既是形势所迫,但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宣传自己的仁政理念,并想着给他的弟子们多寻些机遇和出路,使他们有一个好的前程,于是五十五岁那年,孔子就带着弟子们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周游列国之旅。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他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也是他呆了四年的卫国,然后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继续前行。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孔子和弟子们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从此,他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如今大致路线是,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公元前四九七年(鲁定公十三年)至公元前四八四年(鲁哀公十一年),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去各国游历。

从骆承烈先生《孔子历史地图集》一书中“孔子周游列国图”标注的线路来看,孔子当时周游的,有卫、曹、宋、郑、陈、蔡、楚诸国。说起来不算少,但大多是春秋时期的小国。楚算是大国,但孔子只到了楚国的边境。孔子还打算西去晋国,但由于时局不好,结果只是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最终连黄河也没跨过去。

孔子周游列国时,他的思想已蜚声天下,圣誉也早已传遍列国,因此,一路上,慕名前来向他请教的人不在少数。这不,孔子到达卫国一个叫“仪”的小邑,相当于今天河南的考县时,当地一个守封疆之人就想来见孔子,这个人也是有一颗求贤若渴,向道之心的,就像当年曾为关令的,让老子留下五千言《道德经》的“关尹喜”一般。仪封人被孔子弟子引去和孔子交谈了一番后,对孔子佩服之至,直接将其比为天下导师,视其为至圣之人,笃信孔子就是代替上天来复兴中华文化,向世人传经授道的。

这个仪封人眼光很准,那个动荡的时代尽管没有让孔子在官场上施展抱负,但给了孔子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自由,孔子后来果然流芳千古,光芒万丈。

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自觉,反求诸己,修身文本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人人怀仁的礼乐文明的社会,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他整理了《易》《礼》《乐》《诗经》《尚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撰写的《春秋》进行删订,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记载着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共计二百四十多年间春秋各国发生的大事。在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上,他所作出的贡献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此,后人也常感叹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鐸,这个字在篆文中有一个表示“铜铃”的“金”和一个表示驿站的“睪”,即“驛”,组合而成,表示用铜铃传令。造字本义是:古代主持者或指挥者向众人发令的大铜铃。

木铎,皇疏所谓:“礼有金铎、木铎,铎是铃也,其体以金为之,明舌有金、木之异,知木铎,是木舌也。”就是铜质木舌的铃子。

《左传·襄公十四年》:“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又注:“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铎,木舌金铃。”

《周礼·夏官·大司马》:“司马振铎。”贾公彦疏解说:“此是金铃金舌,故曰金铎。在军所振,对金铃木舌者为木铎,施号令时所振。”

到此,我们就能很容易的看到:金铎为军事之号令,所谓“武事振金铎”,得位行道;木铎则是公布政教之时,集合民众的信号;还有一种木铎,周流四方以行其教,为巡行当中摇动铃铛引人注意之用。

铎本身都是用铜制的,若行武教则用铜为舌,谓之金铎;若行文教则用木为舌,谓之木铎。将行号令则执铎振奋之,使鸣而言所教之事也,故《檀弓》云:“宰夫执木铎以命于宫曰:舍故而讳新。”又《月令》云:“奋木铎以令兆民曰 雷将发声,是其事也。”

仪地的一个守封疆的小官请求会见孔子,说:“凡是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没有不求见的。”孔子的学生们引他去见了孔子。出来以后,他就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但月满则亏,衰极必盛,久乱必复兴,今道将兴,苍天将会命孔子制法度,阐发天道,用礼乐来教化百姓,以号令於天下,就好像用木铎来弘道,振兴文教一样。”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