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风前兆要看什么科?

甚麼是腦中風

腦中風在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前四,屬於腦血管疾病,也就是腦部血管病變造成各種神經症狀,常見的有:頭痛、暈眩、嘔吐、肢體無力、眼歪嘴斜、吞嚥困難、流口水、走路不穩、言語表達不清楚、大小便失禁、視力模糊。

和腦血管有甚麼關係呢?因為大腦是非常需要氧氣的器官,雖然重量只佔人體 2%,卻要消耗 20% 的氧氣。當腦血管阻塞或出血時,氧氣無法隨著血液順利送入大腦,腦細胞短時間內就會缺氧開始死亡,甚至腦部是密閉空間,如果發生出血排不出去造成積血,便會擠壓大腦讓組織受傷。

而腦中風主要有三種: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腦中風、暫時性腦缺血發作。

有中风前兆要看什么科?

缺血性腦中風

高達八成的患者都屬於缺血性腦中風,是腦中風中最常見的類型,也可以稱做「腦梗塞」,顧名思義就是腦血管阻塞,阻塞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血管變窄,一種是血管被別的東西卡住。

血管變窄的類型叫「腦血栓症」,因為動脈粥狀硬化造成,當血管因為油脂堆積,內部變得越來越厚、越來越窄、越來越沒有彈性,血液也就難以通過,當某天完全過不去,就會發生缺血性腦中風。

血管被卡住的類型叫「腦栓塞症」,也就是腦血管被身體其他部位(最常見來自於心臟)的栓子,像是血塊、硬化斑塊、脂肪、甚至是氣泡堵住,血液也會過不去。

以上都是腦動脈阻塞的狀況,但還有一種少見的案例是「大腦靜脈栓塞」,不同於其他腦中風會有明顯、異樣的狀況,它多半是頭痛、噁心、視力模糊這些很多疾病都有的症狀,因此常被當作偏頭痛等等處理,但輕忽仍舊可能危及生命,所以若出現持續頭痛的症狀仍要盡速就醫。

目前治療缺血性腦中風最有效的方式是注射血栓溶解劑,所以主要是由擅長藥物治療的神經內科負責。

出血性腦中風

常被稱作腦溢血,雖然沒有缺血性常見,但發生時死亡率卻比較高。

最常見的原因是高血壓,當血管本身已經硬化、血壓又突然飆升時,血管就容易破裂。

還有一種致死率非常高的「蜘蛛膜下腔出血」,典型的症狀是突如其來的劇烈頭痛,因為沒有明顯警訊而難以預防。主要發生的原因是「腦血管動脈瘤破裂」或者「動靜脈畸形」,前者中老年患者較多,尤其在溫差變化大、血管劇烈收縮時更容易發生;後者則是先天性畸形,主要病患分布在 10 到 40 歲,被稱作年輕型中風。

發生出血性腦中風時大部分都需要直接動手術,所以主要由神經外科負責治療。

暫時性腦缺血發作

也就是俗稱的「小中風」,雖然只是短時間的腦部缺血,不舒服的感覺通常在 24 小時內就會消退,但短時間內有很高的機率會發生腦中風,所以是個不能被忽視的警訊。

了解更多

以上就是腦中風三種類型的介紹,你也可以點選以下文章連結了解更多相關知識。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判斷腦中風,可以參考:得到腦中風了嗎?如何判斷腦中風?
如果你想知道發生腦中風要怎麼辦,可以參考:發生腦中風了怎麼辦?腦中風的急救指南

2016-11-22

在《良醫健康網》25個科別中,網友評價最高的各科醫師,這些醫師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能在4千多位醫師中脫穎而出?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他們的故事。

有中风前兆要看什么科?

有中风前兆要看什么科?

(攝影:張家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中風自1990年以來是已開發國家中繼缺血性心臟病、癌症之後的第三大死因。衛生福利部103年更統計,國人平均每45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當中風逐漸成為許多人可能面臨到的隱形殺手,民眾該如何防範?今天就請陳右緯醫師來為我們解惑!

陳右緯,現任壢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曾赴美國麻州總醫院擔任腦中風中心研究員,研究「中風的超音波學診斷」刊登於國際期刊《stroke雜誌》上;並在《良醫健康網》近4萬筆網友票選中,獲得「神經內科」分享數第一名好醫師的評價。

如何發現自己有中風前兆?
遇到旁人突然中風,能幫他「放血」急救嗎?

「照台灣腦中風登錄全國3萬多病患的資料來看,腦梗塞的好發時間平均在70歲左右,腦出血大概是平均62歲左右。」而要如何發現自己是否有中風前兆?陳右緯表示,「目前都用美國辛辛那提中風中心到院前的一個中風指標,叫『FAST』,它主要涵蓋三個常見的中風症狀:臉歪(Face Drooping)、手無力(Arm Weakness)、語含糊(Speech Difficulty)。一旦有這三個明顯症狀,要趕快在第一時間打119,就是Time,所以叫『FAST』,三個症狀加立即處理,簡稱一個英文字叫『FAST-急速救援』。」

若身邊有人有以上症狀,第一時間就是打電話然後立即送醫。「這是最快的方式,因為其它治療都可能延誤處理時間。還有,要先保護他的安全,避免跌倒造成二度傷害,或有一些吞嚥流口水的問題要趕快幫他清理,然後盡快打119送到有急救設備的醫院做檢查跟處置。」

問到一般人關心腦中風常有的狀況,陳右緯先解釋,「腦部分成很多功能區,包括運動區、感覺區、語言區、視覺區、聽覺區等,所以腦中風的症狀會因為它供應那個腦區的血管而不同。如果是在某一區的血管發生病變,就會造成那一區的功能受損。」「所以常見的運動障礙感覺異常,就容易半邊麻麻的;視力模糊,就可能發生在視覺區,或是有動作不協調、口齒不清...這些都是可能導致的中風症狀。」

至於有流傳可以先幫中風病患指尖放血,可以急救保命,是可行的嗎?

「這是在民間流傳已久的一種說法,我們團隊也有跟中醫師做討論,這個在中醫上有它的根據,但不是每個人做都有效,如果病患本身比較虛弱,可能還會產生負面影響。所以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用放血的方式來做第一步的處置,還是要盡快就醫!

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中風體質,或屬於高危險族群?

至於該如何知道中風的風險指數?陳右緯表示,為了區分哪些民眾是中風的高危險族群,目前在社區推廣常用的「佛萊明罕危險預估評分表(Framingham Risk Score)」,根據病人的年齡、是否有服用高血壓藥物、是否有心律不整、糖尿病、抽菸,這幾個變項來預測病人在10年內造成中風的機率。(可參考:彰化基督教醫院心力評量表)

對於中風是否有機會完全治癒?陳右緯解釋,「中風的治癒大概有25%的病患可以恢復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的殘障幾乎是看不太出來的;但其它約50~60%會留下不等程度的障礙。」

為什麼「高血壓」是腦中風的頭號大敵?

中風分三種類型:一種是由血管阻塞所造成的「缺血性腦中風(即腦梗塞)」,一種是出血所造成的「出血性腦中風」,及腦部產生暫時性血流供應不足的「暫時性腦缺血」;而造成「出血性腦中風」的主要病因便是高血壓。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腦中風的病人約有73%有高血壓;尤其以腦出血為甚,高血壓的病人佔86%以上。

「高血壓」幾乎能說是腦中風的最危險因素,「血管在承受長期的壓力之下,容易造成血管發炎跟血管動脈硬化的連續性反應。當血管硬化發炎到某個程度後,就可能造成血管阻塞,甚至血管破裂而造成所謂腦血管疾病,就是我們俗稱的『中風』。」

關於中風好發的年紀,陳右緯表示「腦梗塞跟腦出血的發生好發時間不一樣,腦梗塞大概平均是在70歲左右,腦出血則是62歲左右。」但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的改變,患者的年齡層也有下拉的情況,陳右緯還曾遇過一名病患年僅18歲。

「根據壢新中風醫療中心的統計,所有中風病人中,45歲以下約佔了7%;但以型態來分的話,腦出血的比例又更高,45歲以下佔了出血人口的15%左右,所以腦出血年輕的比例比腦梗塞要高。」

所以陳右緯也呼籲,降低血壓對中風的預防有絕對的必要性。

標籤:
  • 神經科

  • 評分:
  • 1
  • 2
  • 3
  • 4
  • 5
  • (0)

  • 列印
  • 轉寄

有中风前兆要看什么科?

一般神經科

一般人往往以為神經科看「神經病」,殊不知俗話所說的「神經病」其實是 精神疾病,而把精神科與神經科的角色混淆了。另外也有許多病人該看神經科卻不 知道,徒然遊走於其他科別,浪費了時間與精力。

在各大醫院中的神經科因為編制的不同,可能有神經科或神經內科不同的名稱, 而小兒科中也有小兒神經科的次專科,所以患者在求診前應打聽清楚。 至於神經外科,主要以手術來治療神經系統的疾病。一般而言,民眾最好先由神 經科醫師診視,如果有手術的適應症時,再轉診神經外科。

本科提供一般神經疾病之診察治療,當診斷出有特殊之疾病時,再會同各領域之 專家共同為病患提供最好之服務。

神經科到底看哪些病呢?

 簡單的說,就是一切與神經系統有關的病變。 我們的神經系統大腦、小腦、腦幹、脊髓到周邊神經、肌肉等,其間的連線可謂 錯綜複雜而環環相扣,各個部位也各有各的病變。 是以神經科醫師就必需以其專業的知識,作像「偵探」的工作,首先要定出病變 位置所在,然後找出病因,進而對症下藥。

神經科常見的症狀:

  1.  意識障礙:譫妄、嗜睡、昏迷不醒、癲癇
  2. 大腦功能受損:智力退化、記憶力喪失、語無倫次、行為怪異
  3. 腦神經疾病:視力減弱、複視、頭暈目眩、耳鳴、吞嚥困難、口齒不清
  4. 運動功能障礙:肢體無力、半身不遂、下肢癱瘓、肌肉萎縮、抽筋、步態異常、不自主運動
  5. 感覺異常:手腳麻木、神經痛
  6. 各種疼痛:頭痛、脖子肩膀酸痛、肌肉痛、腰酸背痛
  7. 其他:失眠、神經衰弱、焦慮症、憂鬱症(此部份找精神科或神經科均可)

在台灣,從民國52年到70年,腦血管疾病是十大死因的第一位。從民國71年至今仍高 居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台灣地區過去十五年以來,每年有12000-15000人死於腦血管疾 病,約佔所有死亡人數的12-16%。

腦血管病科看那些疾病

顧名思義,腦血管病科看各種腦血管方面的疾病,包括腦梗塞、暫時性腦缺血、粥狀 動脈硬化、腦部血管畸形、頭頸部動脈剝離,以及各式各樣的顱內出血。一般俗稱的 腦中風是腦血管堵塞(腦梗塞)和腦血管破裂(腦內出血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的總稱。兩者的臨床症狀類似, 大多以突然或急性發生的神經學症狀來表現。

下列症狀可能意味著有腦血管方面的疾病,尤其是突然或急性發生時。

  1. 肢體無力、感覺功能異常(失去知覺或有麻的感覺)、視野缺陷: 這些症狀大多突然或急性發生且位於身體的一側
  2. 語言或說話功能障礙
  3. 意識不清
  4. 記憶力變差,尤其是近期的記憶,常忘記東西放在那裡,剛說過的話或剛作過的事
  5. 空間概念變差,容易迷路
  6. 計算能力、定向感、及其他智能變壞
  7. 複視、眼球運動障礙
  8. 臉歪嘴斜
  9. 眩暈、耳鳴、聽力障礙
  10. 吞嚥困難,容易嗆到
  11. 步態不穩,動作不協調

那些人容易腦中風

  1. 高血壓患者
  2. 心臟病患者
  3. 糖尿病患
  4. 高血脂
  5. 抽煙
  6. 曾有暫時性腦缺血的人
  7. 頸動脈狹窄

腦血管病科

年紀愈大,腦中風的機會愈高。年輕人的腦中風,常有特殊原因,如先天血管畸形, 粒線體疾病,凝血異常,服用避孕藥,有併發症的偏頭痛,動脈炎,心臟瓣膜疾病, 毛毛樣病,動脈剝離…等。

台大腦血管病科及血管超音波室歷史回顧

醫用超音波學應用於神經系統疾病最早是A-模式回音波音波儀用於顱內血腫、腫瘤等檢查。台大醫院於1966年首先由神經精神科洪祖培及陳榮基兩位醫師引進及使用。但後來其他神經影像學的進展逐漸取代了原來A-模式超音波的角色,到70年代的後期已不再使用。

1987年九月,本科第一台灰階複合杜卜勒掃描儀(Diasonic DRF400)正式引進啟用。到1991年五月後,新型顱內杜卜勒超音波儀也加入服務,同年底,神經科由西址搬遷到東址,到1992年12月中旬,新而寬大的「神經部血管超音波檢查室」正式在東址南棟一樓啟用。到1998年五月底止,服務總數已超過二萬人次,每月接受檢查人數約在四百人左右。頸部動脈超音波檢查於1993年二月正式列入健康檢查的選擇項目內,有助於腦血管疾病的早期預防。

腦血管病科提供那些檢查

任一位神經科醫師均可看腦血管疾病,初次看本科患者請至神經科任一個初診門診求診。每週三下午一診為腦中風特別門診,須由醫師約診。

  1. 神經部超音波室 :檢查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上午9:00-12:00、下午2:00-5:00
  2. 頸動脈超音波:懷疑有頸動脈狹窄、腦梗塞、暫時性腦缺血、腦血管畸形或長期 高血壓 、糖尿病、高血脂時,可安排此項檢查
  3. 穿顱超音波:懷疑有任何顱內血管異常時可安排此項檢查,但是有時會因為顱骨太厚,無法看到顱內血管,尤其是年老女性,偵測到顱內血管的比例不高。
  4. 肢體動脈超音波:懷疑有周邊動脈異常時,尤其是走路一段時間後下肢疼痛,休息後可緩解的間歇性跛行,可安排此項檢查
  5. 肢體靜脈超音波:懷疑有周邊靜脈異常時,尤其是深部靜脈栓塞造成的肢體腫脹,可安排此項檢查
  6. 小栓子偵測:懷疑有來自心臟或近端大血管的小栓子,可利用超音波鎖定中大腦動脈或內頸動脈,計數固定時間內(一般是30分鐘)經過的小栓子
  7. 昏厥研究:仍在發展中,尚未列入正式的檢查項目。此檢查為偵測姿態變化時,如平躺而坐起而站立,血壓、脈搏與腦血流量的相對變化

神經科超音波專欄

  1. 神經科超音波手冊序言 (PDF) / 胡漢華
  2. 神經科超音波操作手冊目錄 (PDF)
  3. 彩色頸動脈複合式超音波檢查 (PDF) / 林信光
  4. 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 (PDF) / 鄭建興、湯頌君、連立明
  5. 眼動脈與眼靜脈 (PDF) /趙雅琴
  6. 脊椎動脈與鎖骨下動脈超音波之應用 (PDF) /傅維仁、林雅如
  7. 顱頸動脈的都卜勒血流波型的描述與常用的名詞定義 (PDF) /陳淑儀、許弘毅
  8. 穿顱彩色超音波 (PDF) /李毓珊、許弘毅
  9. 2013年會暨ACUCI 2013活動剪影 (PDF)

有中風的徵兆要看哪一科?

如果真的出現腦中風的預兆症狀,請立即就醫。 如果症狀已經消失,可以考慮至神經門診或急診就醫。 如果症狀持續,請立即至能處理急性中風的醫院急診就醫,醫護人員會幫病患迅速評估,視情況給予口服藥物,血栓溶解劑甚至施作動脈導管取栓來打通血管。

有中风前兆怎么办?

当出现中风前兆时要及时就医检查,遇到突发情况要立即呼叫120,如果不能判断患者是否中风发作,可以先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通畅,解开衣物,同时自己不要过于紧张和哭喊,避免给患者造成压力,另外还要注意不要擅自给患者用药喂水。 说了那么多的病理、原因,其实想远离中风最主要是还是预防。

中风如何检测?

中风,其实是俗称,它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类“急性脑血管疾病”。.
微笑测试:请患者笑一笑。 正常是两边脸都能动,异常是一边脸明显不对称;.
举手测试:请患者平举双臂。 ... .
说话测试:请患者说几句话。.

中风前兆会持续多久?

中风初次发作之后,病人常会反复发作。 有的患者一天可发作几次,有的几个月发作1次。 按照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规定,小中风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但事实上,只要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2小时,多数患者就可以有脑梗死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