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茶调散组成

  • A+

川芎茶调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薄荷叶(不见火)240克, 川芎、 荆芥(去梗)各120克, 细辛30克, 防风45克 ,白芷、 羌活、 甘草各60克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食后,茶清调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2次,饭后清茶调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疏风止痛。

【主治】 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方歌】川芎茶调荆芥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头痛风攻上,正偏头痛皆能除。

【方解】 本方所治之头痛,为外感风邪所致。风为阳邪,头为诸阳之会,清空之府。《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目,遏阻清阳之气,故头痛,目眩鼻塞;风邪犯表,则见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若风邪稽留不去,头痛日久不愈,风邪入络,其痛或偏或正,时发时止,休作无时,即为头风。外风宜散,故治当疏散风邪以止头痛。方中川芎辛温香窜,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长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或两侧头痛),为治诸经头痛之要药,《神农本草经》(卷1)谓其“主中风入脑头痛” ,故为方中君药。薄荷、荆芥之辛散上行,以助君药疏风止痛之功,并能清利头目,共为臣药。其中,薄荷用量独重,以其之凉,以制其他风药之温,使疏散风邪而不致过于温热,是以风为阳邪,易于化热化燥之故。羌活、白芷疏风止痛,其中羌活长于治太阳经头痛(后脑连项痛),白芷长于治阳明经头痛(前额及眉棱骨痛),李东垣谓“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录自《本草纲目》卷14);细辛祛风止痛,防风辛散上部风邪。上述诸药,协助君、臣药以增强疏风止痛之功,共为方中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服时以清茶调下,取其苦凉轻清,清上降下,既可清利头目, 又能制诸风药之过于温燥与升散,使升中有降,亦为佐药之用。综合本方,集众多风药于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疏风而不温热,共奏疏风止痛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外感风邪头痛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鼻塞,舌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导致头痛的原因很多,有外感与内伤的不同,对于气虚、血虚,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引起的头痛,均不宜使用。

2.加减法:风为百病之长,外感风邪,多有兼挟。若属外感风寒头痛,宜减薄荷用量,酌加苏叶、生姜以加强祛风散寒之功;外感风热头痛,加菊花、僵蚕、蔓荆子以疏散风热;外感风湿头痛,加苍术、蒿本以散风祛湿;头风头痛,宜重用川芎,并酌加桃仁、红花、全蝎、地龙等活血祛瘀,搜风通络。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所引起的头痛等属于风邪所致者。

【附方】

菊花茶调散(《医方集解》) 薄荷八钱(24g) 川芎 荆芥四钱(各12g) 羌活 白芷 甘草炙 一钱(各3g) 防风钱半(4.5g) 细辛一钱(3g) 菊花一钱(3g) 僵蚕三分(1g) 每三钱(9g),食后茶调服。功用:疏风止痛,清利头目。主治:风热上犯头目之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头晕目眩。

本方是在川芎茶调的基础上加菊花、僵蚕以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故对偏正头痛以及眩晕偏于风热者较为合适。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疼烦,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发表之剂》:“此足三阳药也。羌活治太阳头痛,白芷治阳明头痛,川芎治少阳头痛,细辛治少阴头痛,防风为风药卒徒,皆能解表散寒,以风热在上,宜于升散也。头痛必用风药者,以巅顶之上,惟风可到也。薄荷、荆芥并能消散风热,清利头目,故以为君,同诸药上行,以升清阳而散郁火。加甘草者,以缓中也。用茶调者,茶能上清头目也。”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1 :“治风邪上攻,留而不去,则成头风,或偏或正,作止无时,盛则憎寒壮热,或肝风上乘,头目眩晕等证。……斯时如不先去风热,徒与滋水柔肝无益也。故以薄荷之辛香,能清利头目,搜风散热者,以之为君;川芎、荆芥,皆能内行肝胆,外散风邪,其辛香走窜之性,用之治上,无往不宜,故以为臣;羌、防散太阳之风,白芷散阳明之风,以病在巅顶,惟风可到也,以之为佐;细辛宣邪达窍,甘草和药缓中,茶性苦寒,能清上而降下,以之为使也。食后服者,欲其留恋于上,勿使速下耳。”

【临床报道】

本方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良方,只要辨证准确,变通应用,不论病之新久,痛之缓急,都可标除本清,头痛得解。谈氏以本方为主,痰湿型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瘀血型合血府逐瘀汤出入,肝经郁热型合丹栀逍遥散化裁,病程长者加全蝎、蜈蚣等活血通络,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52例。结果:痊愈16例(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观察一年未复发),显效19例(症状基本消失,偶有轻微头痛),有效12例(头痛减轻,间歇延长),无效5例(治疗30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90.4%。[谈娴娴.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52例。浙江中医杂志 1998;33(2):61]

【製法用量】

薄荷240克

防風45克

細辛30克

羌活60克

白芷60克

甘草炙60克

川芎120克

荊芥穗120克

上藥研為細末。每服6克,食後用茶清調下。

【功效】

疏散風邪,清熱止痛。

【主治】

外感風邪頭痛。症見頭痛久而不止,其痛或偏或正,或巔頂作痛,或見惡寒發熱,鼻塞痰盛,頭暈目眩、衝風淚出,時流清涕,舌苔薄白、脈浮。

【方義】

方中川芎為君,善治少陽、厥陰經頭痛;羌活善治太陽經頭痛;白芷善治陽明經頭痛;細辛、薄荷、荊芥、防風辛能上行,疏散頭部風邪,薄荷配茶葉,性涼寒,清利頭目,清上而降下;甘草調和諸藥。對因頭部供氧供血不足引起的嗜睡症有很好的療效。

【辨證要點】

  1. 外感正偏頭痛。
  2. 發熱惡寒。
  3. 頭暈鼻塞。
  4. 舌苔薄白。
  5. 脈浮。

【加減】

  1. 風熱頭痛:加菊花、桑葉、殭蠶。
  2. 風寒頭痛:加生薑、蘇葉。
  3. 頭暈目眩:加天麻、藁本。
  4. 慢性鼻疾:加辛夷、蒼耳子。
  5. 神經性頭痛:加蔓荊子、白蒺藜。
  6. 思慮頭暈:合逍遙散。
  7. 風寒頭眩:合玉屏風散。

【現代應用】

本方鎮痛,鎮靜,抗炎,解熱,增強機體(特別是腦)的耐缺氧能力。用於感冒、正偏頭痛、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頭暈、鼻塞、痰盛、嗜睡症。

川芎茶调散

一、古方简介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芎12g,荆芥12g,白芷6g,羌活6g,甘草6g,细辛3g,防风4.5g,薄荷12g。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二、临床新用

(一)内科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

【案例】某女,55岁。反复咳嗽近半年,辗转服中西药无效,呛咳,咳声不扬,痰呈白色泡沫,量少不易咳出,伴有恶寒、鼻塞等症,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辨证为风寒束肺,肺气不宣,拟以宣肺平喘、化瘀止咳,方用川芎茶调散合止嗽散加减。药用:川芎、白芥子、防风、白芷、薄荷、苏叶、陈皮、茯苓、紫菀、款冬花各15g,桔梗30g,细辛5g,杏仁12g,甘草10g。加人生姜(如拇指大,切片)共煎,每次煎煮10分钟。

川芎茶调散组成

二诊:服3剂后,症状明显改善,继服3剂而愈[郭建文.陈绍宏教授运用川芎茶调散的临床经验.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9):85]。

【按语】今人受清代“重温轻寒”的影响,临床上治疗咳嗽多喜用泻白散、桑菊饮等清肺热,使肺气闭郁,不得宣发,故而辗转难愈。陈教授则认为:肺为娇脏,为华盖,主一身之气,主宣发和肃降,无论是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最终的病机为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失常。而在宣发和肃降二者中,以宣发为重要,宣发失常则肃降失调,故在治疗上,用川芎茶调散以宣发肺气;若伴有痰不易咯出,则可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伴有气喘、气促,可合用三拗汤。

2.外感高热

【案例】某女,31岁。高热恶寒3天,体温40℃,得衣被不能缓解,无汗,面色潮红,肌肤灼热精神萎靡,不思饮食,小便黄赤,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有津,脉数。根据本患者喜近衣被、舌象等,辨证为风寒郁表,热不外达,拟解表散寒、透热外达之法,方用川芎茶调散和仓廪散加减。药用:川芎、荆芥、防风、白芷、薄荷、茯苓、羌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各15g,细辛5g,甘草10g。加陈仓米1把,生姜1块(如拇指大,切片)共煎,嘱患者每次服用50ml,每30分钟服用1次。

二诊:当日下午2时开始服用,至晚上8时许,全身絷絷汗出,体温下降至38℃。嘱患者少进糜,继服中药,第2日清晨体温已降至正常,精神转好。继服2剂而愈·[郭建文.0陈绍宏教授运用川芎茶调散的临床经验.S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9):85]。

【按语】高热是临床急症之一,首要的是辨明表里、热寒,如果根据本例病人高热、面部红斑、肌肤灼热等,辨证为热入营血,则大错而特错了。陈教授在辨证中常引用《伤寒论》中第11条:“身大寒,反不故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身太热,反欲近衣被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从本例“喜近衣被”判断本证为真寒假热。再如叶桂《温热论》曰:“热入营血,舌色必绛”,叶天士强调“必绛”是热入营血的标志,但本例病人舌质淡红,苔薄白有津,而不是红绛舌,虽然有斑疹隐隐、高热等,也不可误辨为营血分之热。用川芎茶调散合仓廪散(即荆防败毒散加陈仓米),取《内经》所说的“火郁发之”之意,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

3.面神经炎

【案例】某男,教师,于2000年11月3日初诊。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颊部刺痛,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及四肢关节活动异常,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查体:左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右侧,心、肺、肝、肾均无异常发现,四肢关节活动正常,肌力正常,巴氏征、克氏征均阴性。血常规、头颅CT检查无异常。诊断为急性面神经炎。予川芎茶调散合牵正散加味煎服,1个疗程治愈[陈岭易.川芎茶调散合牵正散加味治疗面神经炎32例.浙江中医杂志,2001,(6):384]。

【按语】面神经炎发病常与着凉或头面部受冷风吹拂有关,中医认为因阳明内蓄痰浊,太阳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隧不利,筋肉失养,故不用而缓。《医林改错·口眼歪斜辨》中说:“若壮盛人,无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歪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经络为风邪阻滞,气必不上达,气不上达头面,亦能病口眼歪斜,用通经络散风之剂。一药而愈,又非治半身不遂之气所能为也”可见本病为风痰阻滞,经隧不利,筋肉失养所致。方用川芎茶调散疏外感风邪,牵正散祛阻于头面经络之风痰,又加玄参、白菊花、当归、丹参、炒延胡索等柔经活络,使筋肉得养,邪去正复。

4.眶下神经痛

【案例】某女,36岁,于1993年3月10日初诊。患者双侧眉棱骨剧烈疼痛已4天,眼科已排除目疾,诊为眶下神经痛,经注射布桂嗪、口服平痛新等药,3日收效欠佳,而请中医治疗。刻诊:双侧上眶下缘疼痛时轻时重,涕泪自出,头面恶风,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证系风寒上袭,损伤阳明脉络,治以祛风、散寒、止痛为法。方药:川芎、荆芥、羌活、白芷、当归各12g,防风、细辛(后下)、桂枝各10g,甘草6g。水煎服。

二诊:服药1剂痛大减,2剂痛止而告愈[郑建民.川芎茶调散新用.甘肃中医,1997,10(3):11]。

【按语】巅顶居高,惟风可到。头面四时裸露于外,而眶下神经亦较为表浅,偶遭风寒之邪侵袭而为患。病位在上,病性为风为寒,故投以上行发散,祛风散寒之川芎茶调散而获效。

二)皮肤科、骨科疾病

1.荨麻疹

【案例一】某女,25岁,于1994年3月26日初诊。自述每于春季皮肤瘙痒,起荨麻疹已2年,尤以今年为甚,屡服西药(药品不详)效果欠佳。刻诊:体丰多汗,肢冷恶风,皮肤刺痒难忍,夜间尤甚,上肢及腹部满布抓痕,头面、四肢皮肤裸露处隐疹密布,舌淡苔白,脉浮缓。证属卫阳虚损,风邪外袭,治以祛风固卫,佐以养血为法。方药:川芎、荆芥、羌活、当归、白鲜皮各12g,防风、细辛各10g,黄芪30g,白蒺藜15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二诊:守方9剂渐愈,随访1年未复发(郑建民.川芎茶调散新用.甘肃中医,x1997,10(3):11]。

【案例二】某男,52岁。全身皮肤瘙痒,起风团4日,伴腹痛腹泻,呕吐,寒热交作,体温37.8~38.5℃,当地医院诊为胃肠型荨麻疹,给以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口服泼尼松、赛庚啶、维生素B。、莨菪浸膏片,治疗3日,腹痛、呕吐减轻,但皮肤仍瘙痒难忍,风团此起彼伏。诊见:全身皮肤遍布小如扁豆,大如巴掌的风团,色淡红,尤以腹壁两侧及两大腿内侧为甚,患者烦躁不安,恶风寒,皮肤划痕试验阳性。舌淡,苔白,脉弦。证属外感风寒,气血运行失和。治以祛风散寒解表,行气活血。选方川芎茶调散,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服药3剂,瘙痒明显减轻,风团出现减少,余症均y。原方续进6剂,疹消痒止获痊愈[苗后清,等.川芎茶调散临床新用.鸟浙江中医杂志,1993,(4):184]。

【按语】荨麻疹属中医学之瘾疹,具有发病迅速、消退快、皮肤瘙痒、疹块此起彼伏的特点,病机多与风邪有关,多为营虚风邪中于经络,血为风动而发于肌肤。此则为卫阳不足,固摄肌表无力而致风邪外侵。况春季又为多风之季,万物生发之伊始,故形气相得而发。前人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训,但治血又需行气,因i“气为血帅”、1“气行则血行”,故治以固表祛风同时,宜酌加养血、行气之味,益于疗效之固尔。川芎为“血中之气药’,用之养血活血行气,通达周身气血;荆芥、防风、白芷、薄荷、细辛,疏风散寒止痒;甘草调和诸药;取茶叶苦寒之性,监制上药之温燥。本方集活血行气祛风药为一炉,使气行血活,风灭疹消病除。

2.风湿性关节炎

【案例】某女,32岁。全身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反复发作2年余,尤以气候变化时疼痛加重,经常服泼尼松、吲哚美辛治疗,无明显好转,近10日又因天气变化,疼痛加剧。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01250U,血沉48mm/小时,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予以青霉素640万U静脉点滴,每日1次,口服泼尼松、萘普生治疗1周,无明显好转。诊见:四肢关节曲伸不利,左下肢行走艰难,肢体关节无红肿,恶风寒,四肢不温,疼痛部位游走不定,舌淡,苔白,脉弦紧。证属风寒痹阻,治宜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方以川芎茶调散,水煎服。的案二诊:3剂后诸症减,左下肢行走亦不感费力。效不更方,续进15剂,复查抗链球菌溶血素0250U,血沉20mm/小时,疼痛消失获愈。随访半年未发[苗后清,等.川芎茶调散临床新用.浙江中医杂志,1993,(4):184]。

【按语】本例是由于风寒邪气侵入机体,留于肌肤、筋骨不去,致体内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治疗以祛风散寒为主,佐以活血。故选用川芎茶调散,方中荆芥、防风、细辛、羌活辛温发散,祛风散寒;薄荷虽为辛凉之品,一是取其祛风之力,二是与茶叶相配,以防辛温之剂燥烈太过;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诸药相合,收其祛风通络止痛之效。

3.颈椎病

【案例】某女,54岁,教师,于1998年11月20日就诊。患者近1个月来颈部酸痛,右上臂麻木发胀,昨因洗澡受寒之后,颈部酸痛加重,活动受限,右肩臂疼痛麻木并向桡侧指尖放射,伴有头痛,头晕,畏寒,舌淡,苔薄白,脉沉缓。检查:颈部僵硬,活动受限,颈椎下部棘突压痛(+),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头试验(+)。X线摄片示:颈5~6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明显,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西医诊断为颈椎病,中医诊断为痹证,治拟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予用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15g,荆芥、白芷、羌活、防风、桂枝、威灵仙、生姜各10g,白附子、炙甘草各6g,细辛3g,每日1剂,水煎服。某二诊:7剂后,头痛、头晕及畏寒等症状消除,颈臂酸痛、麻木感明显减轻。原方再进7剂,其余症状均得以消除。嘱患者不要伏案太久,注意保持颈部肌肉平衡协调,并避免受凉,以防止外邪侵袭。停药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林武.-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颈椎病124例.浙江中医杂志,2001,(5):296]。

【按语】颈椎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其病理机制为肝肾不足,气血亏损,复又感受外邢,痹阻经络,导致气血不通,筋脉失养。本病乃属本虚标实,按“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本方从祛风止痛入手,效果较为显著。川芎茶调散方中,川芎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旁行肌肤;荆芥、白芷、羌活、防风、薄荷、细辛辛散祛风;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共奏祛风止痛之功。值得一提的是,本方虽以辛温药物为主,适用于临床风寒偏盛者,但通过临症加减,也可用于风热、风湿、气滞血瘀、气虚血亏、肝肾不足等多种证型,全凭医者变通。

(三)妇科疾病

经前头痛

【案例】某女,39岁。自诉经前头痛20余年,呈阵发性发作,患者自初次月经来潮时前2日即感头痛,起初痛较轻,尚能忍受,以后逐渐加重,头痛待月经来潮即消失,疼痛部位局限在两眉间及两眉棱骨处,既往疼痛发作时服用解热止痛片,每日服用1~2片疼痛缓解,近2年虽每次服3片亦不能止痛。诊时正值经前2日,头痛已作,病人痛苦异常,舌淡,苔白,脉弦。方用川芎茶调散,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并嘱其间停服西药。

二诊:2剂后,头痛已觉减轻。以后连续5次,均在经前3日服药治疗,共服该方17剂,经前头痛消失,后停药观察3个月头痛未作[苗后清,等.川芎茶调散临床新用.浙江中医杂志,1993,(4):184]。

【按语】经前头痛临床罕见,本例患者病程长,头痛每每发作在经前,根据中医“初病在经,久病入血”的理论,按常法应以养血活血为正治,用祛风药为主似乎有悖常理,然运用以祛风为主、活血为辅的川芎茶调散而治愈,这说明祛风药不仅可用于病程短、风邪所致的外感头痛,也适用于病程长合并血虚血瘀的某些病证。

(四)儿科疾病

小儿支气管炎

【案例】某男,6岁,于1992年10月22日初诊。患儿于1个月前罹患感冒,经治惟咳疾未除,西医诊为支气管炎,中西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刻诊:咳嗽剧烈,昼轻夜重,咳吐大量白色痰液,舌淡苔白,脉弦紧。证属风寒咳嗽,治宜祛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荆芥、羌活各6g,杏仁4g,川芎、防风、半夏、白前、甘草各3g。水煎2次,药液混合,多次服下,日1剂。1剂咳止,2剂告愈[郑建民.川芎茶调散新用.甘肃中医,1997,10(3):11]。

【按语】北方地区地势偏高,风旺于四时,挟寒上犯,治疗失利则束肺之邪难尽,故临床可见咳嗽日久。治当祛风宣肺为法。投以川芎茶调散,酌加化痰止嗽之品,药证合拍,虽为日久之疾,却收功于平淡之剂。

(五)五官科疾病

1.过敏性鼻炎

【案例】某男,20岁,于1995年5月20日初诊。患者自觉鼻塞流涕2个月余,五官科诊为过敏性鼻炎。刻诊:鼻塞不通,时流清涕,喷嚏连作,遇寒冷刺激则甚,头昏重,舌淡苔薄白,脉浮缓。证属风邪上犯,肺窍不利,治以祛风、通窍为法。药用:川芎、荆芥、羌活、白芷、辛黄花(后下)、苍耳子(后下)各12g,防风、甘草各6g,细辛(后下)5g。水煎服,日1剂。

二诊:加减变化6剂,获效,随访1年未复发[郑建民.川芎茶调散新用.甘肃中医,1997,10(3):11]。

【按语】鼻为肺之窍,风邪上犯肺卫,肺气失宣其窍先应,故鼻窍不利,治宜因势利导,“因其轻而扬之”。施以辛散之川芎茶调散,酌伍通窍之品,风邪得散,清窍得通,故获良效。

2.慢性鼻窦炎

【案例】某女,24岁,制革厂工人,于2001年11月14日初诊。患慢性鼻窦炎4年多,平时反复发作性鼻塞,鼻涕多,感冒后加重,头痛、头昏,伴有记忆力减退、精神疲乏,多次经中西医诊治均未治愈。检查:双鼻腔黏膜充血,鼻道内有多量黏性分泌物。鼻窦X线摄片:额窦、上颌窦腔隙缩小。诊断为慢性鼻窦炎。用川芎茶调加味袋泡剂,每日1袋,开水冲茶,放冰糖适量,内服。

二诊:1周后头痛、头昏、鼻塞等症状减轻,鼻道分泌物减少。服至1个疗程后痊愈,X线摄片无异常。随访1年无复发[郝芬兰.川芎茶调散加味袋泡剂治疗慢性鼻窦126例.四川中医,2004,22(12):84]。

【按语】慢性鼻窦炎属于中医的鼻渊范畴,多由肺气虚弱,卫表不固,]不能抵御外邪,又外感风寒之邪,郁久化热,薰蒸窦窍,腐蚀鼻窦肌膜而致。常见流黄浊脓涕,鼻塞不通,嗅觉减退,头昏、头痛等。川芎茶调散为治风邪头痛的常用方,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味用来治疗慢性鼻窦炎,取得了良好疗效,并有携带方便、便于服用、节省药材等优点。

3.化脓性扁桃体炎

【案例】某女,25岁。突发咽喉肿痛,双侧扁桃体Ⅱ°大,表面布满脓苔,口腔内有腥臭分泌物,不能饮食,小便黄赤,大便2日未解,舌质红,苔黄腻,脉数。体温39.2℃。血常规:白细胞14.1x10'/L,中性粒细胞占92%。辨证为热毒壅盛,拟用清热解毒、透热外达之法。方用:普济消毒饮合川芎茶调散,药用:黄芩、玄参、桔梗、板蓝根、连翘、金银花、赤芍、天花粉、薏苡仁各30g,黄连、牛蒡子、升麻、柴胡、马勃、陈皮、僵蚕、薄荷、川芎、荆芥、防风、羌活、白芷各15g,细辛5g,甘草10g,水煎,嘱患者少量频服。

二诊:服3剂后痛止热退,6剂后脓散肿消而痊愈[郭建文.陈绍宏教授运用川芎茶调散的临床经验.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 8(9) :85] 。

【按语】化脓性扁桃体炎多由风热外袭、热毒蕴结于喉而成,一般治疗常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清咽利膈汤或普济消毒饮等方剂。而医者除用普济消毒饮外,还要使用川芎茶调散,如果成脓未溃,还可加用透脓散,在苦寒之中合用辛温之品。一方面,川芎茶调散中的白芷、细辛、羌活等,止痛的力量很强;另一方面,取“火郁发之”之意,与其单用清热解毒之品,苦寒直折其热,不如同时使用辛温透散之品,给邪以出路,后者更利于清除热毒。临床实践也证明,清热解毒合用辛温透散,比单用清热解毒的病人更容易痊愈,沮不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