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消除胆结石

    老百姓都知道,爱吃肉饮酒、比较肥胖、不爱吃早餐容易得胆结石,但不清楚有消化疾病的人、减肥的人、素食主义者、不良生活习惯(吸烟、缺乏锻炼)、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的人也很容易得胆结石。中医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违背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导致消化及代谢紊乱而得病。

    最近一位胆囊结石病人,结石近2厘米大小,服用猛烈的排石药,结果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引起胆囊肿大、积液,最后引起胆囊穿孔,危及生命。门诊上也经常看到许多人花大钱、下大工夫行溶、排石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认为,对胆石症不加任何保健和治疗,或者过于执著于溶排石,都失之偏颇。

    ■胆石症诊治存在五大误区

    一、认为是常见病,没啥大不了的

    胆石症包含多种情况,发生在胆囊、胆管(肝内、肝外)的结石各不相同,有炎症和无炎症在治疗上也有所差别。同时患有胆石症,有的人终身没出大问题,但有人却因为结石嵌顿引起胆囊穿孔,或结石引起重症胆管炎而危及生命。所以患有胆石症的人,要重视疾病,认真了解胆石的具体情况以及有可能出现的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必要的治疗和生活护理,防止疾病的加重。

    二、无症状的结石不需治疗

    有一部分胆石症病人平时没有症状,觉得无需治疗,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胆结石的发生,说明人体内部消化系统,尤其是胆汁代谢方面已经出现问题,如果不加注意,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病变,如胆结石较大,或伴有胆囊壁的改变,年龄偏大,有肿瘤家族史等均有可能演变为胆囊癌。还有资料证实,胆结石患者结肠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高。因此,胆石症患者进行合理治疗是必要的。

    三、盲目轻信部分广告“单方治大病”说法

    有些非正规医院,打着“排石、溶石”招牌,不论胆石症具体情况,随便给病人进行治疗,以获取经济利益,而一些患者又因缺乏医学常识,相信一两次就能治好病,受骗上当,花了许多钱,病没有任何起色。胆石症的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些可以用药物疗法,有些应采取手术治疗,前提是应经过正规医院的医生来决定。

    四、胆石症患者要彻底告别油荤

    一般人都知道,胆石症的发生与饮食有关,吃油荤食物可能引起发作,因此有的患者一点儿油荤的食物也不敢吃,时间长了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吃过量的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易发生胆石症和胆囊炎,尤其在发病时更不能食用,但平时可以选择一些植物性蛋白质或脂肪含量较低的肉类食品,如里脊肉、鸡胸脯肉等,还可选服低脂或脱脂牛奶等,维持正常的生理需求。

    五、轻易手术,盲目碎石

    一些患者认为得了胆石症,干脆手术治疗一下就好了,其实不然。对于单纯的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手术治疗一般可以达到治愈的作用。而对于胆管结石尤其是肝内胆管结石,一次手术或有时多次手术仍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一些老年患者,由于体质差,手术风险大,不到必须,一般尽可能采取非手术治疗。所以做不做手术要依病情区别对待。还有些病人考虑进行碎石治疗,其实这种方法用在胆石症本身就不是很恰当,如胆囊结石,即使较大的结石碎成小结石,也存在着排不净或再发的问题,而对胆囊炎症造成的囊壁病变没有任何作用。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振波碎石对肝组织还有损伤。胆石症的碎石治疗目前很少有人应用。

    ■胆石症,注意养生和标本兼治很重要

    一、饮食、起居、情志调节均须兼顾

    中医认为,人有五脏六腑,胆为六腑之一,又为中精之腑,内藏金汁(胆汁),胆附属于肝,主疏泄,其作用是调节胆汁的储藏与排泄,参与水谷精微的消化与吸收,肝胆功能的正常与否与胆石症有直接的关系。如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情志损伤等因素刺激,可引起人的肝胆失其调节与疏泄,则体内湿热内生,气机不畅;久则湿热煎熬胆汁成石;胆石停留,湿热不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体内热盛蕴毒,毒热或熏蒸肌肤发黄,或深陷营血发厥,引起全身性的危重症候。老百姓都知道爱吃肉饮酒、肥胖、不爱吃早餐容易患胆石症,殊不知一些患消化疾病、减肥、素食主义、不良生活习惯(吸烟、缺乏体育锻炼)、工作紧张压力大都很容易导致胆石症,其主要原因是以上情况违背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导致消化及代谢的紊乱,因而得病。所以中医强调,五谷可养人,亦可害人,情志损伤为百病之长。中医极其重视胆石症病人的饮食、劳逸和情志诸方面调摄,所谓“三分治、七分养”。

    二、“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标本兼治”

    中医治病在乎治本。胆石症的发生,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胆汁代谢异常而病,因此中医通过调理脏腑、疏肝利胆等方法,纠正消化、代谢上的紊乱,维持肝胆正常的功能,通过中药或配合其他一些疗法,可以使一些患者的胆石排出、消失;还可以防止胆囊或胆道炎症的发生;较长时间服用中药并能起到预防结石再发的作用。

    中医治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胆石症治疗的原则是利胆去石,从根本上消除疾病。但出现炎症或急性症状时,就要把治疗的重点放在解毒抗炎上,及时缓解症状,控制病情,避免导致胆囊化脓、穿孔,或胆管炎症的出现。临床实践证明,中药治疗可以使许多病人避免急症手术,防止因手术引起的一些并发症。待病情好转后可进一步进行病因治疗。所以中医治疗胆石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标本兼治”。中医还十分重视对“症”的治疗。临床大部分胆石症病人常常表现有腹胀、咯逆、食欲不振和大便不畅等消化不良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饮食。通过中医中药治疗,可以改善症状,维持病人的正常生活。中医治病的另一特点是“整体观念”。有些病人除了胆石症之外,可能还有其他器官的病变,这些疾病相互影响,比如胆心综合征等。中医认为人体全身各器官是相互联系的,病与病之间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在治疗上必须重视局部并兼顾全身。临床许多病人来看胆石症,吃中药后不但胆石症的症状好转,其他病的症状也有改善,从而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三、“不治已病治未病”

    中医历来强调疾病的预防,也就是“养生”之道,包括食疗、体疗以及修身养性等内容。胆石症的防治也离不开这些问题,总结起来,患者应注意以下一些方面:合理的膳食(低脂、低蛋白、低胆固醇、少食油炸食物等),饮食要节制、节律;适当的体育锻炼,并根据年龄、体质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保持正常的心态面对工作与生活,正视自己的疾病,如过分轻视或看重疾病都会对疾病的治疗产生不良影响;还可向医生学习了解一些有关胆石症自我保健的方法,如按摩等。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外科)

关于“10种自然消除胆结石的小妙招,安全又有效!”的问题概述,相信很多人都在关注,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如下:

虽然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这些补救措施有效,但以下治疗是医疗干预的自然替代办法。

1.胆囊清洗

胆结石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胆囊清洗。这种方法的支持者声称,它分解了胆结石,并将它们从体内冲了出来。2009年的一篇论文指出,虽然支持胆囊清洗的科学证据很少,但轶事报告表明,这对某些人有帮助。胆囊通便需要混合苹果汁、草药和橄榄油,持续2至5天。食谱各不相同,有些程序允许吃食物,而另一些则不允许。这种饮食可能对患有糖尿病或血糖问题的人不太安全,因为在清洁过程中不吃固体食物。

2.苹果汁苹果醋

有些人认为苹果汁能软化胆结石,让它们轻易地从体内排出。一种方法是在喝苹果汁前将苹果醋与苹果汁混合。虽然有有限的证据表明苹果醋确实对健康有好处,但没有研究支持将苹果醋用作治疗胆结石的方法。此外,患有糖尿病、胃溃疡和低血糖的人应该小心食用大量的果汁。

3.蒲公英

根据国家补充和综合健康中心的说法,蒲公英历来用于治疗胆囊、肝脏和胆管问题。支持者认为苦根可以刺激胆囊中胆汁的产生。人们通常喝蒲公英茶或咖啡来清除他们的胆结石。然而,没有证据表明这是有益的。此外,患有胆结石、胆囊问题或肾脏问题的人在食用蒲公英之前应与医生交谈。

4.奶蓟

几个世纪以来,牛奶蓟一直被用来解毒肝脏。虽然它可能支持肝脏和胆囊,但还没有研究评估其对胆结石的影响。一个人可以服用牛奶蓟作为补品,或胶囊或片剂形式。患有糖尿病、芦苇过敏或有激素敏感癌症史的人应该和他们的医生讨论使用牛奶蓟的问题。

5.草菇

金钱草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胆石治疗药物。研究表明,这可能是有益的治疗或预防胆固醇结石。

补充剂可作为粉末或液体。

6.洋蓟

洋蓟提取物可促进胆囊功能。洋蓟提取物具有刺激胆汁产生和促进胆囊和肝功能的作用。

然而,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洋蓟对胆结石影响的研究。这项研究是基于洋蓟提取物补充剂,这种补充剂可能比蔬菜更有效。服用洋蓟提取物之前,必须先与医生交谈,因为如果胆管阻塞,它可能会引起胆囊攻击。

7.花粉虱

花粉虱是一种可溶性纤维,来源于卵型花车前草的种子。研究表明,它对心脏、胰腺和身体其他部位都有好处。一项非常古老的研究发现,鸡皮保护仓鼠免受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最近的一项研究,从1999年开始,支持这些发现。

8.蓖麻油包

蓖麻油包是一种流行的补救措施,若要使用蓖麻油包,请将布浸在温热的蓖麻油中,放在腹部。用毛巾盖上。有些人选择把热源,如热水瓶或加热垫,放在顶部。把包放在腹部长达一个小时。没有科学研究支持使用这种治疗胆结石。

9.针灸

针灸可以减轻胆石症状,尽管研究非常有限。在一项针对60名胆囊炎患者的研究中,针刺可以减轻背部疼痛、胃痛和恶心,同时还可以调节胆囊体积。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并没有专门研究胆结石,它可能只是缓解症状,而不是帮助人们消除结石。

10.瑜伽

一些瑜伽姿势据说可以治愈胆结石,尽管没有研究支持这一说法。一些人认为很多瑜伽姿势对胆结石患者有益。如果自然疗法不能有效地治疗胆结石,那么会想要考虑药物或手术。

以上关于“10种自然消除胆结石的小妙招,安全又有效!”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医学百科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