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出自唐代太上隐者的《答人》

解释:偶尔会来到松荫下,高高地枕着石头睡觉。

赏析:此句语言清新恬淡,“偶来”写行踪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完善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原文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太上隐者《答人》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译文及注释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译文
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
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注释
答人:这是太上隐者回答人家问话的诗。据《古今诗话》记载:“太上隐者,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从问其姓名,不答,留诗一绝云。”
偶: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

太上隐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太上隐者,唐代的隐士,隐居于终南山,自称太上隐者,生平不详。► 1篇诗文 ► 2条名句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完善

猜您喜欢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虞世南《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佚名《抑》

贵易交,富易妻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二》

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疏贱。 《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墨子·08章 尚贤(上)》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

作者

文思格

【正見網20050315日】

答人

太上隱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作者簡介】

太上隱者:此詩雖有署名,但因為沒人知道他的身世和居處,也和「無名氏」差不多。只不過根據這個署名和本詩的內容,我們倒確實可以斷定作者是一個道家的修煉人。對於欣賞此詩來講,這也就足夠了。

【字句淺釋】

題解:據《古今詩話》所載,作者來歷不為人知,於是有愛管閒事的人去當面打聽他的姓名。他並不回答,卻寫下了這首詩,因此名之「答人」。枕:(作動詞)放在頭下墊著當枕頭。歷:記錄年、月、日和節氣的書、表等。【全詩串講】

偶然來到這株松樹下面,把頭高枕在石頭上安眠。
山中歲月沒有曆書記載,冬去春來不知道是何年。

【言外之意】

唐代佛道盛行,人心返古:捐身佛廟道觀者很多,隱居深山密林者不少。在這眾多的修行者中,確有不少人修成得道,跳出紅塵。比較為人所知的就有呂洞賓、孫思邈等。至於不與人接、不為人知的就不知到底有多少了,而本詩作者就是一個不為人知的道家真修者。無論其成道與否,單憑這首詩的產生、內容和語氣來看,本詩作者已經不是一個泛泛之輩了。信與不信,讀者不妨將此詩細讀精思、心體意會,自有同感。

(偶來松樹下)可見作者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行蹤不定、飄忽如雲;(高枕石頭眠)可見作者自適自娛、無憂無慮,恬淡不求、閒靜不爭。(山中無曆日)不與世交、不與人接,不求名利、不落人情,完全沒有必要記住天時人事之類的東西了;(寒盡不知年)雖然冬去春來、尚知冷暖寒暑,一年過去、也知一歲又來,但長期不聞不問,也就不知今世何世、今年何年了。

此詩名為「答人」,但說起話來旁若無人;隨口道出二十個字,便是一幅活脫脫的世外高人的自畫像:不但遠離世俗、不涉紅塵,連松樹、石頭也是隨緣而遇、隨興而去。獨往獨來,空間於他無拘無礙;忘日忘年,時間於他不掛不牽。他的世界已經不是常人生活的世界,他的時空也不是常人感知的時空!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意思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