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是 什麼


我們在中學時都學過「對數」,知道它是從指數衍生而來,有所謂常用對數、自然對數,可用於多位數的乘除計算;然而大多數人學得不知其所以然,只是更加劇對數學的畏懼。


對數的原文是"logarithm",是由兩個希臘字"logos"及"arithmos"合組而成,前者意為比例,後者意為數目,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比例的數目」。對數東傳之初就譯成「比例數」,後來才改稱為對數。


清朝數學家梅文鼎在其《勿?曆算書目》(1702年)的自序中說:「……比例數表者,西算之別傳也。其法一至萬,並設有他數相當,謂之對數。假令有所求數(或乘或除),但於本表間兩對數相加減,即得相求。」由此可知,對數指的是真數在比例數表中相對應的數。


那麼原來的「比例數」是什麼意思呢?這一切要從天文所需的繁雜計算談起。天文學固然需要平面幾何及三角的助算,球面(地球與天球的)三角的計算更是不可或缺。平面三角學的計算原理,主要是正弦律與餘弦律:


a/sinA=b/sinB=c/sinC , c2=a2+b2–2ab cosC
球面三角學的計算原理則是把這兩個定律延伸到球面上:
sin a/sinA=sinb/sinB=sinc/sinC,
cosc=cosa cosb+sina sinb cosC
天文數值通常需要很多位數,多個多位數數值相乘或相除,讓天文學家陷入了計算的泥沼之中。


為了稍解天文計算的苦惱,數學家首先想到可以利用三角學中積化和差的公式。此積化和差一共有四個公式,我們且舉其中的一個來加以說明:


2sinAcosB=sin(A+B)+sin(A–B)


假定要做兩數x=1.234,y=56.78的相乘計算,我們把x, y寫成為x=10×0.1234, y=102×0.5678。查表找出sinA=0.1234, cosB=0.5678的A、B兩角。則xy=101+21/2(2sinAcosB)=1031/2(sin(A+B)+sin(A–B))


所以剩下的只是查表、加減的計算、103的移位計算,以及1/2的減半計算;這些查表與計算,比起多位數的乘除計算要簡單多了。


雖然計算簡化了,但步驟次數變多,天文學家還是不滿意,於是數學家開始思考另類的積化和差方法。對數的發明者,業餘數學家納皮爾(John Napier)想到指數律pm.pn=pm+n:如果要相乘的兩個正數x、y都可寫成為某正數p的指數x=pm, y=pn,則兩數x、y相乘除的計算,就變成兩數m、n相加減的計算。


但那時大家熟悉的指數m都是(正)整數,底數p只要大於1,則不是任何正整數x都可寫成為pm的形式;p自然也不能等於1。幾經思考,納皮爾終於選定p=1–1/107,然後考慮數列[107pm],只計算到整數部份。此數列相鄰兩項,其差不會超過1,因此0與107之間的任何整數x都可寫成為某個[107pm],則m就是x的納皮爾對數值;我們就把它記做logNx=m(N代表Napier)。它雖然不是我們熟悉的對數,但仍然有類似於對數的性質:


logNxy/107=logNx+logNy,仍可用來簡化乘法的計算。


納皮爾的對數發表後,引起數學家布立格茲(Henry Briggs)的注意,他親自拜訪了納皮爾。經過討論後,兩人理清了對數的本質:在十進位的計算中,底數應該為10,而指數就不限於整數;這就是常用對數了。


在納皮爾的對數中,p是個公比,對數值m是比例p自乘的次數,所以稱為「比例數」。等到改成常用對數,指數不一定是整數,就不好說是底數的自乘次數,因此再也不是比例數。所以對數東傳,先是譯成比例數,隨後就改稱為對數。但在對數的原產地歐洲,大家已經習慣於"logarithm"這個字以及其所指的內容,也就不去追究其原意了。


开始工作 (especially concerning a large calculating machine) to start work
log in〔on〕

In order to log in you have to type in a special password.

为了进入,你必须打入特殊的通行密码。

State when you logged on, and remember to write down the time you log off.

写明注册时间,并记住写下你注销的时间。

  我們知道,如果想要利用數學工具求得答案,時常要用到反向的運算來達成目的。比如說你現在 24 歲、你姊姊 27 歲,你想要知道你的年齡加上多少會等於姊姊的年齡,那你就要利用減法來得到 3(歲);比如說你的戶頭存款有 250 元、你的同學存款有 7500000 元,你想要知道你的存款乘上幾倍會等於他的存款,那你就要利用除法來得到 30000(倍)。


  冪運算也同理,我們需要一個針對冪運算來反向運算的工具。這篇算是為了接下來要講的對數微分法鋪路,我們今天就來講講所謂的對數函數 log 吧。




。複習冪運算


  冪(ㄇㄧˋ)運算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次方」,而乘上的次方數,被稱為指數。


  從加減乘除來看,我們知道乘法就是連續的加法:

  5 × 3 = 5+5+5


  那麼冪運算就是連續的乘法了:

  5³ = 5×5×5


  我們還可以根據乘法擴展出指數的規律:


Log 是 什麼


Log 是 什麼


  這些概念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都很熟悉,因為它就是個連續的乘法而已,當然我們也可以利用除法來推斷出:


Log 是 什麼


Log 是 什麼


Log 是 什麼


  一般來說我們知道如果一個正數不斷乘上某個大於 1 的數,那它增長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指數型增長有多可怕?假設現在培養皿裡面有一顆細胞,它每過 10 分鐘就會分裂一次,分裂出來的細胞還可以再繼續分裂下去。起初的 30 分鐘,1 顆變 2 顆、2 顆變 4 顆、4 顆變 8 顆,看起來還不算非常驚人,但經過了 5 個小時(30 次分裂),培養皿就從本來的 1 顆變成 10 億多顆細胞了!這種增長模式就是我們平常在說的「指數型成長」,寫成數學式子可以這樣表達:


Log 是 什麼


  反之,如果我們每天往一個裡頭已經有 2000 元的存錢筒投入 100 元,經過 30 天,裡面的錢也只不過是 5000 元而已——這樣每次增加一定量的增長模式就是「線性增長」,因為我們把它畫成函數圖形的時候會呈現一條直線。




。拆解冪次的工具:對數


  就像剛才所說的:倘若現有一組線性的關係,因為它就只是一條單純的直線,我們通常可以用簡單的加減乘除來拆解它、預測它——但涉及冪次運算的指數關係就不同了。為了把指數關係變得像線性關係一樣單純,數學家定義了「對數函數」,把指數直接提出來:

  log 10 = 1(因為 10 是 10 的 1 次方)

  log 100 = 2(因為 100 是 10 的 2 次方)

  log 1000 = 3(因為 1000 是 10 的 3 次方)

  log 10000 = 4(因為 10000 是 10 的 4 次方)

  ……


  千萬不要覺得它很可怕,它只是一個函數,只不過把函數的名字取作 log 罷了。當我們遇上了指數增長的關係,我們就可以利用 log 函數來簡化運算。




。對數的用法


  不過這還不是全部。


  我們回歸到 log 的本質:既然 log 函數是用來計算 10 相乘的次數,也就是把「10 的連續乘法」轉換為「1 的連續加法」,那麼裡面的數字相乘,對於 log 函數的值的影響也只不過是加起來而已:


  log(1000×100) = log[(10×10×10)×(10×10)]

  =  log 1000 + log 100 = 5


  簡單來說:


log(AB) = log A + log B


Log 是 什麼


Log 是 什麼


  有了這樣的特性,我們就可以把原先難以計算的指數提到 log 函數外面,最後變成線性的關係,就能夠以單純的加減乘除來計算。


  不過,如果今天我們要求取的對象不是 10 的整數次方呢?100 是兩個 10 的乘積,那麼 200 呢?


  這裡就要用到 log 的規律來解決了,我們可以得到:


  log(200) = log(10×10×2) = log(10) + log(10) + log(2) = 2 + log(2)


  也就是說:200 是 10 的 (2 + log 2) 次方。這裡的 log 2 表示的值,意思就是「10 的『log 2』次方會等於 2」。


  經過數學家的計算,log 2 大約等於 0.30102999566,通常取到 0.301 就很夠用。換句話說,10 的 0.301 次方,大約等於 2——至於數學家是怎麼從 2 算出 0.301 的?不要問,這很複雜,可能會講到天黑。


  這樣的概念可能很抽象,不過有了這些規律,我們就可以簡化很多計算流程。


  直接實作吧。假設你的存款現在有 20000 元,每年會有 1.1% 的利息,像這樣以複利模式計息,經過 n 年以後,你的存款應該會是

Log 是 什麼
元。


  如果我們想要知道「不另外存錢進去的話,總存款何時會達到 22000 元」,那我們就可以根據問題列式:


Log 是 什麼


  接下來把式子整理過,兩邊同時除以 20000,右邊就變成了 1.1,接著再按照我們之前提到的等量公理:「在 A = B 的情況下,因為它們兩個本來就是相同大小的東西,所以必然有 log A = log B」:


Log 是 什麼


  就可以得到結果:「過了 9 年,你的總存款會達到(超越)22000 元。」


  你會注意到,整個計算環節裡面最困難的地方就是求取 log 1.011 和 log 1.1 的值。一般來說在這算這類東西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對數表(已經把常用 log 值計算好並且列出來的表)或者是直接從電腦利用計算機求取。


  只要有了對數工具,像這樣的指數問題,就能直接把難以處理的指數提取出來成為係數,讓問題變得更簡單。即使今天本金的數量改成別的數字,我們仍然能夠循著同樣的模式快速地得出我們想要求取的東西。


  不只這樣,我們日常中用到的聲音分貝單位、地震芮氏規模,它們的計算也用到了對數。地球上發生的不同地震能量差距可能非常大,所以科學家定義地震規模每相差 1.0,能量的釋放就相差「10 的 1.5 次方」倍(差不多是 32 倍):


  log E = 4.8 + 1.5M(E 為能量,M 為地震規模)


  所以,規模 5.0 的地震和規模 9.0 的地震,它們之間的能量就相差了 1,000,000 倍了。用這種方法來表示地震的能量就會很好懂,人類也才不會陷入像七龍珠一樣「每個怪物的戰鬥力都爆表,但因為位數太多所以感受不到誰強誰弱」的情況。




。更多種類的對數


  雖然我們已經很習慣用十進位來衡量一個數的大小,但有些時候也不是非要用 10 當標準不可。log 其實也可以拿其他的數字作為標準,比如說我們把標準訂為 3,就有:


Log 是 什麼


  我們讀作「log 以 3 為底的 81,等於 4」。


  這意思就是,81 是 3 的 4 次方,所以我們把它取以 3 為底的 log,就會得到 4。如果今天我們取

Log 是 什麼
,會得到 1.46497352072……換句話說,3 的 1.465 次方大約等於 5。


Log 是 什麼


  一般來說這個寫在下面作為基準的小數字 a 稱為「底數」,被取的數字 b 稱為「真數」,不特別去指定底數的話就是 10。




。自然對數


  在微積分的相關領域裡,就不愛使用以 10 為底的 log 對數了。


  數學家們曾經證明:


Log 是 什麼


  這樣一個式子最後會收斂到一個無理數 2.71828...(還沒學過 lim 符號的話可以看看《數學的極限:友達以上,戀人未滿》),這個常數被稱為「尤拉數」,一般來說我們會用小寫 e 來表示。它具有一些奇怪的性質,例如:

Log是什么意思?

对数符号log出自拉丁文logarithm,最早由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Cavalieri)所使用。 20世纪初,形成了对数的现代表示。 为了使用方便,人们逐渐把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及以无理数e为底的自然对数分别记作lgN和lnN。

Log函数是什么意思?

对数函数(Logarithmic Function)以幂(真数)为自变量,指数为因变量,底数为常量的函数对数函数是6类基本初等函数之一。 其中对数的定义: 如果a x =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aN,读作以a为底N的对数,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Log谁发明的?

约翰·纳皮尔对数 / 发明者null

LOG是怎么计算的?

对数公式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公式,如果a^x=N(a>0,且a≠1),则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做x=log(a)(N),其中a要写于log右下。 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N叫做真数 。 通常我们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以e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