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酒槽鼻?

立夏将至,防疫却脚步停!停!停不下来!

疫情期间一直戴口罩,有些小仙女摘下口罩后发现自己面颊出现一些点点或者一片片红斑,皮肤也变得相当敏感,闷热的情况下就更糟糕。

什么是酒槽鼻?

原本以为只是小小的过敏或长点青春小痘痘,但其实却是“诛仙”酒渣鼻!仔细看看鼻子,其实鼻翼处也有轻度的红斑和血管扩张。

什么是酒槽鼻?

酒渣鼻(Rosacea)

一类发病于面部中央及鼻部的以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特点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的敏感皮肤疾病。专业词汇请忽略,小仙女只要知道,严重的酒糟鼻经久不愈可能会影响鼻子容颜哦。

以下几种因素可会加剧酒渣鼻

  • 食用辛辣饮食(串串火锅还是少吃吧,为了美)
  • 饮酒
  • 高温刺激(所以温度比风度重要,看天穿衣啊宝贝)
  • 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
  • 太阳紫外线曝晒
  • 遗传因素
  • 长时间使用皮質類固醇
  • 热水淋浴

你的酒渣鼻到达了哪个发展期呢?

红斑期(轻度)

鼻及两颊出现红斑,对称均匀,可出现浅表毛细血管扩张

什么是酒槽鼻?

丘疹脓疱期(微重)

在轻度的基础上出现丘疹、脓疱、结节,鼻部、面颊部毛孔粗大

什么是酒槽鼻?

鼻赘期(严重)

鼻部结缔组织增生,皮脂腺增大,鼻尖肥大,形成大小不一的结节隆起。

什么是酒槽鼻?

看着万恶的酒渣鼻真是瑟瑟发抖,各位小仙女一定要注意啦!但是酒渣鼻再可恶却也是可以治愈的,一般在治疗方法上分为,外用药膏,药物治疗,以及激光治疗。

Po出酒渣鼻一下日常小贴士:

  • 少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少饮酒
  • 少吃油腻食物,如动物油、肥肉;油炸食品、糕点等,以减少皮脂的分泌
  • 避免暴晒,出门前使用防晒霜、防晒措施例如携带雨伞,遮荫,戴帽子
  • 避免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规律
  • 平时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抵抗力
  • 治疗期间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时吃药,不要自己乱用药物或药膏,勿信任何的偏方

总而言之

各位看小仙女如果有酒渣鼻的症状,一定要抓紧时间进行治疗!它是可以治愈的,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延误病情!

什么是酒槽鼻?
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仅供参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醫學聲明

酒糟鼻
什么是酒槽鼻?
十五世紀義大利畫家多米尼哥·基兰达奥所绘制的《老人和他的孙子》显示了肥大型酒糟鼻对皮肤造成的损害[1]
醫學專科皮肤病学

酒渣鼻[2][3](rosacea)或酒糟鼻,又稱玫瑰痤瘡(acne rosacea),是一種以脸部红斑[4] 和丘疹(有时)[5]为特点的慢性皮膚病。酒糟鼻在所有年龄层都可能发病并且分为四种类型,其中三种患及皮肤,而第四种患及眼睛。疾病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应用类固醇进行局部治疗会加重病情。[6]

该病好发于欧洲西北部的居民而且被一些大不列颠和爱尔兰人戏称为凯尔特人的诅咒,不过最近这些说法被提出了质疑。[7]男性女性都可能患病,但是女性患病的几率几乎為男性的三倍(但是鼻部病灶以男性居多)。好發年齡為30~60歲。[來源請求]

该病通常以脸颊中部连及面颊、鼻子或前额的发红为初始症状,但也可能累及脖子、胸部、耳朵和头皮,尽管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要低一些。[8]在一些病例中,额外的症状有半永久性泛红、毛细血管扩张(面部的表皮血管扩大)、红色隆起状丘疹以及脓包、红肿状沙眼、灼烧刺激感,一些严重的病例鼻部可能发展成红色分叶状(肥大型酒糟鼻)。

分类[编辑]

什么是酒槽鼻?

病因[编辑]

诊断[编辑]

酒糟鼻在發病初期,以臉部(或臉上特定部位)容易變紅、微血管輕微擴張(皮膚上有血絲);中期表現如青春痘般,會有丘疹/膿泡(papules/pustules),並且有較嚴重的微血管擴張;晚期表現病灶有結節狀硬塊(induration)、鼻瘤(rhinophyma,尤其男性患者。)好發部位為臉部鼻、額頭、下巴等處,好發種族為白種人。是由於微血管異常擴張、皮脂腺毛囊發炎而造成。致病原因目前不明朗,推測可能與情緒、壓力、環境過敏原有關。

治疗[编辑]

治療方面,與青春痘相去不遠,唯酒糟鼻通常無法根治,只能控制病情,只有少數病患會自行痊癒。疾病不嚴重時,通常衛教病患注意臉部保濕防曬、避免暴露酒糟鼻誘發因子等;稍微嚴重的病患,可以給予口服或外用抗生素,通常是四環黴素(tetracyclines)或甲硝唑(metronidazole)等,或者使用azelaic acid等殺菌劑;非常嚴重患者,可考慮給予異維A酸(isotretinoin,俗稱A酸)或進行醫學美容(尤其鼻瘤rhinophyma患者。)避免使用類固醇治療,使用類固醇可能會短暫好轉,但最終會加重病情。

保養[编辑]

酒糟肌應該特別注重「清潔」、「保濕」,加強肌膚補水及鎖水,且應該避免使用含有「防腐劑」、「香精」、「酒精」等添加物的產品,另外,適當的不飽和脂肪酸也能促進皮膚的再生。[9]

参考资料[编辑]

  1. ^ Koepsell, Thomas. Domenico Ghirlandaio: An Old Man and His Grandson (ca 1480-1490).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2, 156: 966. doi:10.1001/archpedi.156.10.966.
  2. ^ 存档副本. [2022-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6).
  3. ^ 存档副本. [2022-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4. ^ 道兰氏医学词典中的rosacea
  5. ^ Glossary - Dermatology - Online Medical Encyclopedia -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 [2009-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2).
  6. ^ Rosacea. DermNet, New Zealand Dermatological Society. [2011-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7).
  7. ^ Wollina, U; Verma, SB. Rosacea and rhinophyma: not curse of the Celts but Indo Eurasians..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September 2009, 8 (3): 234–5. PMID 19735524. doi:10.1111/j.1473-2165.2009.00456.x.
  8. ^ All About Rosacea. National Rosacea Society. [200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9).
  9. ^ A K Gupta 1, M M Chaudhry. Rosacea and its management: an overview.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9).

  • H. E. Baldw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osacea: state of the art. In: Journal of drugs in dermatology. Band 11, Nummer 6, Juni 2012, S. 725–730, ISSN 1545-9616. PMID 22648219. (Review).

外部链接[编辑]

  • Rosacea photo library at Dermn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Rosacea Suppor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