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會傳染給別人嗎?

一位讀者來信「T老師信箱」詢問,他是B型肝炎帶原者,前幾年做過檢查,有e抗體,但不確定現在是否還有。他說自己有時皮膚會有些小傷口,可能是不小心割到、刮到或濕疹等各種原因,但不確定傷口是否有滲出組織液或血液。

 

讀者詢問,如果身上的傷口若接觸到公共物品,別人再接觸到同樣的物品,可能傳染B肝給別人嗎? 這件事對他造成頗大的壓力。讀者又詢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B肝病毒可以在人體外活至少7天,想請問這樣仍有感染力嗎?

看更多:台灣11萬人患C肝不自知!苗栗苑裡拚「2025根除C肝」勸篩總動員

 

血液或體液傳播B肝 機率極低

彰化秀傳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張吉賢表示,體內有e抗體並不代表血液中有無病毒,或有無傳染力。B型肝炎的傳播途徑可分為水平感染和垂直感染2種,水平感染​是指帶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進入有傷口的皮膚或黏膜而傳染,包括輸血、打針、血液透析、針灸、穿耳洞、紋眉、刺青,或共用牙刷、刮鬍刀等。

 

不過,張醫師指出,B肝經血液傳染,需對方有傷口,故一般狀況並不必太擔心造成傳染。以讀者詢問到的這些情況,因接觸到公用物品而導致間接性感染的機會極低,如果很擔心這些物品可能成為傳染源,建議這位讀者避免與他人共用牙刷、刮鬍刀;自己使用過,可能接觸到傷口的用品,則以稀釋漂白水消毒。

 

事實上,B型肝炎病毒透過體液或血液交換而傳播的機會並不高,這種傳播方式在AIDS愛滋病及C型肝炎病毒的風險較高,包括針扎及性行為等。張吉賢醫師指出,而在體液傳染的部分,根據美國肝臟研究學會(AASLD)指出,B型肝炎並不會因打噴嚏、咳嗽或接吻而感染;這位讀者應該可以放心。

 

早年曾醫界曾懷疑,共食是造成B型肝炎傳播的途徑之一,但經過多年來的研究發現,居家飲食共食可能傳播A型肝炎,但B肝則不是。所以,使用免洗餐盤、碗筷分開,對B型肝炎的預防並沒有多大作用,而B肝帶原者的餐飲從業人員,也不會在執業過程中散播B肝病毒。

看更多:別以為B肝沒症狀就沒事!醫:小心走向肝病三部曲 最後變肝癌

 

母嬰垂直感染是B肝主要傳染途徑

張吉賢醫師說明,經過台灣醫學界長期致力於肝病研究的成果發現, B型肝炎主要為母嬰垂直感染,也就是帶原的母親,在生產前後將B型肝炎傳染給新生兒,這個傳染途徑被認為是早期台灣B型肝炎猖獗的主要原因。

 

所幸,自從民國73年開始推展B型肝炎疫苗注射,新生兒在出生6個月打滿3劑疫苗;若產婦是e抗原陽性,則寶寶除了要注射B型肝炎疫苗之外,出生24小時內就會接受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對於預防「國病」B型肝炎的效果非常好,目前年輕一代國人B肝帶原的人數相當少。

 

張醫師指出, B肝帶原者如果是化療、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或婦女懷孕27週後,可評估給予預防性使用抗病毒藥。由於不清楚這位讀者的性別與健康狀況,如以健康帶原者的情形評估,每個人身上難免有些小傷口,並不須過度憂慮會造成病毒傳播,如果心理壓力很大,則建議多以稀釋漂白水清潔用品,且避免捐血、捐精及性行為。

台灣是全球第一個全面實施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的國家,使國內B肝盛行率明顯下降,但疫苗並非萬能。台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執行長表示,台灣目前約有180萬人感染B型肝炎病毒,其中多數人不曉得自己是B肝帶原者,因此錯失治療良機,慢慢步入「肝病三部曲」,最終惡化成為肝硬化和肝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最新108年國人死因統計報告,肝癌共造成7881人死亡,其中約7成與B型肝炎有關。以此估算,國內每年超過5000名、每天約15位B肝病友,因未妥善治療而死於肝癌。因此,搶救肝癌應先從B肝防治開始!

B肝會傳染給別人嗎?

慢性肝炎若錯失治療良機,容易轉為肝硬化和肝癌。(圖/今健康提供)

破解B肝常見迷思   即使無症狀仍需持續治療

國人普遍存有對B肝防治迷思,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肝炎中心蘇東弘醫師表示,坊間常聽到的錯誤觀念,包括蚊子叮咬會傳染B肝、B肝無症狀不需治療、作息規律不熬夜就不用擔心惡化成為肝癌等。事實上,B型肝炎病毒是經由血液或體液接觸而傳染,日常舉動包括被蚊子叮咬、同床共眠、同鍋共食、上廁所和擁抱親吻等,都不用過度擔心。不過,若因母子垂直傳染,或其他血液、體液接觸而感染,則要提高警覺,及早檢查和追蹤、治療。

一旦確診,蘇東弘醫師表示,即使身體無症狀、早睡早起、肝功能指數和胎兒蛋白數值正常,B肝病友仍需積極用藥,定期監測B肝病毒量與肝纖維化程度,將病毒量壓至最低,有機會讓肝功能恢復正常,降低演變為肝癌風險。

B肝會傳染給別人嗎?

破解B肝常見迷思   即使無症狀仍需持續治療。(圖/今健康提供)

控制B肝如同慢性病  定期追蹤、治療防肝癌

義大醫療財團法人肝病中心許耀峻醫師表示,B型肝炎病毒只要存在人體內,隨時都會危害肝臟健康。目前B型肝炎治療主要是以抗病毒藥物壓制病毒,因無法完全治癒,因此患者需像控制高血壓一樣,每天規律用藥。

國際醫學共識及指引建議,病友只要B肝病毒量大於2,000 IU/mL且肝纖維化達中級(F2),即應該積極治療、持續用藥。但是,國內現行健保條件嚴格,針對B肝患者給付用藥規定為連續兩次檢查,每次檢查間隔3個月,病毒量皆需超過20,000 IU/mL且嚴重肝纖維化(F3)。許耀峻醫師表示,非常高興政府於今年3月放寬健保給付條件,嘉惠更多病友治療、遠離肝癌風險,希望能夠繼續逐步放寬,避免在診間看到更多遺憾的故事。

每年10月是國際肝癌防治月,賴基銘執行長呼籲,B肝與C肝同為導致肝癌的主要原因,近年積極推動C肝照護政策成果豐碩,可望超前WHO目標,於2025年消除C肝,也希望能作為B肝的借鏡,讓病友獲得更多協助和健保支持,避免肝炎惡化為肝硬化甚至肝癌,提醒民眾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習慣,一旦確診B肝,記得趕快就醫治療,預防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

「定期檢查的過程中,發現他血液中的病毒量還是都偏高,超音波檢查也看到肝臟有纖維化的現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莊萬龍教授表示,「經過三、四年持續不斷的鼓勵,患者終於決定接受B型肝炎的治療,結果正準備要開始治療的時候,發現肝臟裡面已經長出一顆肝癌,讓患者非常錯愕。」


B型肝炎帶原的病人,如果血液裡面的病毒量比較高,肝臟又有發炎,甚至有纖維化的狀況,都是肝癌的高危險群,莊萬龍教授提醒,應該要及早治療B型肝炎,以避免進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經由血液、體液傳播的B型肝炎病毒


B型肝炎病毒是經由病人的血液、體液,經過傷口來傳染,莊萬龍醫師指出,與患者共用針具、牙刷、剃刀、刮鬍刀等,可能遭到感染B型肝炎病毒。在消毒不完全的狀況下,刺青、紋眉、繡唇、刮痧、穿耳洞也會傳染B型肝炎。


B肝會傳染給別人嗎?


日常生活中,跟B型肝炎帶原者一起吃東西、握手、擁抱,並不會受到傳染。



呵護寶貝,提防母嬰傳染


母嬰傳染就是過去所說的垂直傳染,莊萬龍教授說,如果媽媽是B型肝炎帶原者,B型肝炎病毒可能經由胎盤傳給胎兒,或在生產過程中,媽媽的血液接觸到嬰兒,讓嬰兒受到病毒的感染。這種母嬰感染,差不多占B型肝炎傳染的40-45%。


B肝會傳染給別人嗎?


「嬰兒是否會受到感染,與媽媽血液中的病毒量有關。」莊萬龍教授說,「如果媽媽血液中病毒量達到每毫升100萬以上,傳給嬰兒的機會就很高。」


為了預防母嬰傳染,台灣從1984年開始,只要媽媽有B型肝炎帶原,生下來的嬰兒都需要施打B型肝炎疫苗;從1986年開始,所有小朋友出生後都一律施打B型肝炎疫苗。


從2019年開始,若媽媽有B型肝炎帶原,除了施打B型肝炎疫苗之外,還會在出生24小時內替新生兒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以降低感染B型肝炎的機會。


大規模施打B型肝炎疫苗讓B型肝炎的帶原率從過去的15-20%,大幅下降至0.8%,成效非常卓越!



水平感染要小心預防


B型肝炎的另一種傳染模式為「水平傳染」,莊萬龍醫師解釋,水平傳染是在出生之後,經由血液的接觸而遭到感染。在過去消毒設備較不完善的年代,可能經由打針、看牙齒等醫療處置傳染B型肝炎。也有些患者是在接受刺青、穿耳洞、紋眉、針灸、拔罐、刮痧時遭到傳染。只要消毒不完全,病人血液裡的病毒就可能經由傷口侵入體內造成感染。

B型肝炎会通过唾液传染吗?

乙型肝炎之所以令人感到烦恼,主要是因为其传染性强,而且不易治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能够通过血液、精液、唾液、泪液、汗液和乳汁等各种体液排除体外,通过血液及血制品传播、母婴围产期传播、日常生活接触这三大主要途径传染易感者。

B型肝炎带菌者可以捐血吗?

能否捐血 由於帶原者可經由血液或體液(包括陰道分泌物)將B型肝炎病毒傳染給他人,因此抽血檢驗若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呈現陽性,就不能捐血。 通常人體產生B肝抗體的時間約3~6個月,所以建議6個月後再複驗一次,若第二次檢驗報告還是呈現陽性,表示B肝病毒仍持續存在體內,經由血液傳染給他人,不可捐血

有B 型肝炎会怎样?

多數成人感染B型肝炎初期沒有症狀,部分病人自身產生保護性的抗體,部分病人出現食欲不振、肌肉痛、頭痛、全身無力、疲倦、噁心、嘔吐、黃疸、茶色尿等症狀,極少數的感染者引發高死亡率的猛爆性肝炎。 少數的成年病人,無法產生抗體就轉為慢性帶原者,成人發展成慢性帶原者比例不足5%。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治愈吗?

目前还没有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治愈方法,但好消息是,一些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使病毒减速来帮助减缓慢性感染者的肝病进展。 如果产生的乙型肝炎病毒较少,那么对肝脏的损伤就会较少。 有时这些药物甚至可以清除病毒,尽管这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