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中文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種遺傳性病症,導致許多息形成,只要發生於大腸(也稱為結腸)的襯 時則可能轉化成惡性結腸癌。

症狀和表徵

息肉的生成可能從十多個,數百、到數千個。這些息肉可能產生出血,導致糞便代血,或出現貧血症狀。如果發展成為惡性腫瘤,便有可能發生體重減輕、腸道習慣改變的症狀、或什至可能轉移到肝臟,出現皮膚顏色變黃(黃疸)症狀。那些具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遺傳缺陷的人也可能續發其他惡性腫瘤於小腸(十二指腸)和胃部。較為罕見的是腹部的結締組織(類纖維)腫瘤。其他更罕見的腫瘤包括色素性視網膜病變(“CHRPE-視網膜色素上皮的先天性肥大”),下頜囊腫,皮脂腺囊腫和骨瘤(良性骨腫瘤)。當混合出現息肉病,骨瘤,纖維瘤和皮脂腺囊腫之症狀時,稱作加德納綜合徵(Gardner’s Syndrome)。

診斷和癌症預防

在結腸癌或十二指腸癌發展之前作出FAP的診斷是非常重要的。結腸鏡檢查和胃鏡檢查被認為是首選的診斷測試,因為它們不僅可以確認息肉的數量,而且可以利用內窺鏡夾取息肉以供組織學診斷。

一旦做出FAP的診斷,便需要進行閉合結腸鏡息肉切除術。如果超過一百個息肉,或是存在嚴重的結構不良息肉,或大於1cm的息肉數量多的情況下,則需要進行預防性直結腸切除術加上結腸J形貯袋吻合術。部分結腸切除術後,密切的結腸鏡監測是必要的,因為患者仍有發展成結腸癌的顯著高風險。

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提供95%確診率。當家族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病史時,病人通常需要進行基因諮詢。

基因突變

APC是一個腫瘤抑制基因,它的存在就像個守門員,預防腫瘤形成。結直腸癌病例中常可見到APC基因的突變,可見得此基因在癌症形成中的重要性。

雖然息肉一開始是良性的,但其雙擊假設的第一步已經發生:遺傳性的APC突變。通常,剩餘的“正常”等位基因產生突變,或是被消滅,進而加速息肉的產生。已經產生變種的APC細胞進一步突變時,會比未突變的上皮細胞更可能導致癌症。

遺傳登記

由FAP的遺傳性,世界各地已經發展出多發息病登記政策。主要目的在於增加對FAP傳播性的了解,同時並記錄,追踪和通知已發病病人的家庭成員。

       所謂的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FAP),更早的用名包括多發性結腸瘜肉症、遺傳性結腸瘜肉症、家族性結腸瘜肉症等。本病最突出的臨床特點為多發性結直腸腺瘤性瘜肉,多出現在20歲前,患者臨床表現為腹痛、便血、腸阻塞等。FAP 是一種顯性的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患者之子女約有一半機會有此遺傳。絕大多數帶有此一基因突變的患者在40歲前就會罹患結腸直腸癌。FAP約佔所有種類結腸直腸癌病例約1%。

       本病也可能有結腸外的表現:(1)上消化道瘜肉,如胃、十二指腸乃至膽道;(2)眼、軟組織和骨骼表現,如先天性視網膜色素上皮肥大,下頜骨骨瘤,遺傳性硬纖維瘤等;(3)FAP患者結直腸外惡性腫瘤發生率明顯增高,如: 3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的甲狀腺乳頭狀腺癌, 西方國家十二指腸乳頭部癌,在日本患者發生胃腺瘤, 以及中樞神經系統髓母細胞瘤等的癌症發生率都相對較高。

       Gardner徵候群:即結腸多發瘜肉、多發骨瘤、表皮樣囊腫,已被證實為APC基因突變所致,屬於FAP的一個亞類。Turcot徵候群:綜述了所有文獻報導,認為實際上可能包括兩類,一類為伴腦髓母細胞瘤的患者,發病年齡低,呈常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應屬於FAP;另一類發病年齡高,常伴除髓母細胞瘤以外的多形性惡性膠質瘤,可能屬於癌家族。

       在過去,家族瘜肉症病人做全大腸直腸切除後須作迴腸造口排便,但因此類病人多為年輕甚至未婚者。迴腸造口後生活行動諸多不便。目前則有多種手術包括(1)保留直腸、作迴腸直腸的吻合術(2) Koch氏袋造口(3)骨盆腔迴腸造袋─肛門吻合術 等可供選擇。

       此外有些文獻報告Aspirin 或Sulindac 等NSAID抗發炎藥可使 FAP病人之瘜肉萎縮或預防再發。唯此只適用於瘜肉較少者,且停藥後通常瘜肉會再復發。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中文

導致大腸直腸癌的成因中,有一部分是家族性腺性瘜肉導致,
在這邊除了要跟大家介紹這個疾病,
同時,也呼籲有密集恐懼症的同胞,
不要輕易的搜尋~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 (FAP)的圖片。
OK~Let's Go!

 

大綱

 什麼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 (FAP)?

 為什麼會產生FAP?和基因有什麼關係?

APC是一個什麼樣的基因?為什麼會導致疾病產生呢?

FAP一定會形成癌症嗎?可以預防嗎?

可能罹患FAP,怎麼辦?

若是真的罹患FAP可以選擇什麼治療?


什麼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 (FAP)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簡稱FAP)是發生於大腸的病變,是一種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因此有50%的機率將疾病遺傳給下一代,由FAP所引發的腸癌佔所有大腸直腸癌總數約1% (圖一)。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中文

圖一、大腸直腸癌病因

       FAP的患者,大約有2/3是來自於父母親的遺傳,另外1/3則是由於新的基因突變誘發所導致的。

       FAP患者的大腸中,會長出數百或數千顆息肉 (圖二),每個息肉的大小大約小於1公分 (圖三),有些患者約在16歲時會出現症狀,此時屬於癌前病變 (腺瘤),而35歲時有90%的患者都會出現胃腸道的症狀,如果沒有及時適當的治療,患者大約在40歲時會演變成大腸直腸癌。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中文

圖二、FAP患者腸內形成數百或數千顆息肉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中文

圖三、息肉大小示意圖


為什麼會產生FAP?和基因有什麼關係?

       FAP是遺傳疾病,當然就跟基因有關係囉~但是,人體內大約有3萬個基因那麼多,究竟是什麼基因會造成FAP呢?

       答案就是APC基因!!!

       APC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基因是一種抑癌基因,當APC基因突變而失去抑制腫瘤生成的功能時,便會引起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FAP。

       APC來自哪裡呢?從下圖中可以一步一步來尋找APC的足跡 (圖四)~~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中文

圖四、APC基因在細胞內染色體的位置

       細胞中的細胞核內有23對染色體,APC基因就位在第五對染色體上,而一對染色體的兩條,一條來自爸爸,一條來自媽媽,只要子女獲得其中一條具有APC基因突變的染色體,就會引發FAP

       另外有些科學家發現,APC基因突變後所形成的FAP,會形成嚴重程度不同的疾病亞型,而且除了大腸產生息肉之外,也可能出現胃基底部息肉或是腹腔纖維瘤等腫塊,所以推測除了APC基因之外,尚有其他基因變化會影響疾病的表現,只是這些推測目前尚未完整被研究出來。


APC是一個什麼樣的基因?為什麼會導致疾病產生呢?

        APC屬於抑癌基因,與細胞移動、貼附、細胞增生、細胞凋亡等功能相關。APC基因突變會造成某些蛋白產物的形成受阻,進而促進腫瘤發展。

     讓我們來一窺APC基因產生的蛋白質,在細胞中為什麼那麼重要吧 (圖五)~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中文

圖五、APC在細胞內的角色

        這是一個正義的使者與惡勢力的故事~警察—APC與黑幫老大β-catenin

        背景介紹:黑幫老大β-catenin平時喜歡結交兄弟,進而壯大自己的惡勢力,結交的方式就是去認識其他的朋友產生情誼 (細胞連結、貼附),或者在自己的圈子內傳宗接代 (細胞增生、分化)。但,總會有一股制衡的力量存在,他就是警察APC!!!

          狀況A:當老大β-catenin行為太脫序,到處招惹別人時,警察APC便會將他牢牢靠住手銬,送入牢籠裡~ (APC與β-catenin形成蛋白複合體時,β-catenin會被降解而失去功能!!)

          狀況B:警察APC接到其他勤務要出勤時,老大β-catenin便獲得了自由的時光,能回到自己的基地內,執行傳宗接代的偉大任務!! (β-catenin未受到APC調控時,可以進入到細胞核內與DNA上的轉錄因子TCF結合,進行基因轉錄而產生其他蛋白質,啟動細胞增生!!)

          狀況C:當正義的使者—警察APC這股制衡的強大力量消失後,老大β-catenin便能夠恣意妄為,猖獗地不斷壯大自己黑暗的惡勢力!! (APC基因突變後,無法形成APC蛋白,因此β-catenin便能不斷進入細胞核內,造成細胞不售控地大量增生,進而演變成為癌症!!)


FAP一定會形成癌症嗎?可以預防嗎?

    當FAP基因突變後會影響正常細胞功能的運作,使得大腸內長出息肉,最後可能進而形成癌症。同時,患者其他器官產生腫瘤的機會也較一般人高一些,可能產生的病變包括:十二指腸息肉、胰臟癌、肝癌、骨瘤、硬纖維瘤,視網膜病變等等。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如果沒有盡早治療的話,患者在50歲之前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高達93%!!!從這個數據也可以知道,FAP產生癌症的機率極高,但也有不形成癌症的可能性,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話,多數的癌症產生是可以控制的!!!反之,若沒有治療,則產生大腸直腸癌的機率,將近100% (圖六)!!!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中文

圖六、FAP患者產生不同癌症的比率


可能罹患FAP,怎麼辦?

       如果家族成員中有人罹患FAP,那麼父母、兄弟姊妹和子女也有罹患的可能,而且患者在發生大腸直腸癌之前,身體可能不會產生明顯的症狀,因此一般建議患者的所有的家族成員從12-14歲起,定期做腸鏡檢查觀察是否有息肉生長。

       另外,透過基因檢測觀察APC基因是否有突變,也能有幫助臨床醫師判斷是不是真的罹患了FAP。

       只要適當地採取癌症預防的措施、檢查、或治療,大多數的FAP患者的壽命與一般人是無異的。


若是真的罹患FAP可以選擇什麼治療?

       一旦發現息肉,可以進行切除或是利用預防性大腸切除手術 (圖七),降低癌變的可能。手術的方式可以根據息肉生長的情形和是否產生癌變而有不同,常見的手術治療方式有:

          1. 結直腸切除術合併永久性迴腸造口

          2. 全結腸切除術合併迴腸直腸吻合術

          3. 全結腸切除術合併迴腸肛管吻合術

          4. 全結腸切除術合併迴腸儲袋肛管吻合術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中文

圖七、FAP患者大腸切除手術前後示意圖

Edited by Perfect叔叔

參考資料

1. Website—https://kknews.cc/health/9jezlb.html

2. Website—http://www.patho.hku.hk/dept/services/colonreg-faptc.htm

3. Website—http://www.tma.tw/magazine/ShowRepID.asp?rep_id=2070

4. Website—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2/c3280/view_page.asp?v_id=67